刘新华: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就像刚才唐纳德.怀特教授做的介绍一样,实际上刚才的那些东西,我觉得基本上都已经介绍到了,我们很大程度上已经意识到我们面临着一种变革,但是这种变革可能对于中国,可能对于中国特殊市场中可能也许不一样。我们觉得其实今天会使传播行业增加另外一个新的变数的时候,比如两个月之前发生的到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到实体领域。
开讲之前我突然想到狄更斯的话,的确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会看到整个行业也许会出现新的秩序,在这个时候,其实更是需要大家来去重新思考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些选择。
我们看到过去两个月中,我们看到真正的这种Bubbles Busted,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开始呈现,其实很多人在恐慌中思考未来的方向。我们觉得其实这场危机,逐渐开始在实体经济中显现。实体经济中开始显现的时候,不仅仅会波及到我们所说的制造业,其他的传统服务业。其实对于传播模式,对这种以广告位主的传统的业务其实也会发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实际上是PR国际公关,在这样新的背景下,我们是否能够经历这种挑战。
我们看到这种挑战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以品牌展示性的广告,其实这种模式一定会被颠覆。这种颠覆其实跟美国制造的虚拟的财富,制造的许多品牌的这些都是相关的。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在过去一百年时间内,或者是在中国大概20年的过程中,我们今天是否还能找到哪一个公司凭着一个大片,能够凭着央视能够一炮走红,能够红遍大江南北,这样基本上不能出现了,不管广告多么火,依靠传统方式,这种格局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变的那么轰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传媒行业要重新思考,因为客户实际上最终按结果支付预算,而现在所有的结果都开始打折扣。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过去20年中,伴随着像美国这种经济,包括像美国很多的,整个行业的百分比在升高,央视所有的台,包括传统的媒体它的成本都在涨,相当于原材料都在涨,整个行业的专业费用也是越来越贵。看很多公司高度细分化,到公关领域中也会有像传统的文案等等,你会发现行业越来越细分,实际上造成规模不经济,这样就使实施成本的提高。
另一方面我们会讲到媒体其实越来越碎片化,这三种结果导致整个传播行业成本在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会看到整个传播效果其实在下降。这二者到了一定程度上来讲,实际上会发现分化。当客户一旦要真正去看传统的预算的时候,这种模式的弊病就显现出来,除此以外,我们也会看到传统所谓的靠这种top down的模式也是有问题的,虽然我们中间会考虑到一些专业问题。我们看到整个行业一定要面临一个选择,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相信适者生存,我们前面所探讨的一个主题,其实是说中国包括PR,中国不仅在整个经济危机中起到全球经济稳定性的作用。从几个现象来观察,我们看到整个的潮流the tides are shifting。我们看到美国欧洲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随着亚洲包括中国经济崛起,你会看到中国的这种现象,中国有13亿的消费阶层,大家可能会重新认识品牌,是不是大家一定要用传统的美国文化为主导的制造的品牌一定适合中国?中国人可能有的用金刚手表,如果购买力在全球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你会发现其实大家的整个价值观在发生变化,整个中国的新的一代不再仅仅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可能渐渐会重新挑战美国的文化。就像金融机构一样,认为我们原来银监会的主席刘明康说过,看到美国NIG的公司倒掉以后,他说老师也会错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今天在座的各位,我们既要像美国的或者国际公司学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注重本土智慧。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基本面。
我们看到中国为什么有可能崛起?除了说整个中国越来越变的国际化,如果在中国致胜,一定是china global torule。这个都是对我们来说蛮重要的方向。在这种经济危机之后,可能方式还没有出现,但是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原来全球时尚的发布,包括UK 、USA、JAPAN,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整个Media landscape is shifting。这个方面来讲,其实对于我们的挑战还蛮大的。在这样新的互联世界中,一定是那些这些才能掌握未来的权力,权力不可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我接下来会讲奥巴马的例子,的确是代表美国新的价值,而且我觉得他是真正看到了新的希望,他是真正代表未来到底该怎么做的例子。包括汶川地震当中,我们看到很多人有这种红心,这个迅速集结了庞大的力量。我们知道中国有人肉搜索,这个现在被运用的还不是太好,实际上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舆论,包括民主监督的机制。实际上让很多的社会能够不作恶,这个要被善用,这个立法还需要被规范。包括其他的东西,今天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的确又是机会,又是挑战,你的确新的这样一个格局充满了不确定,而且充满了非常大的复杂性。到底How to copic。第一点,在座的都是agency,你会看到我们其实已经看到有些客户正在发生变化,从他对专业的要求。最近我们跟很多公司沟通的时候,大家越来越表明一些观点,大家看到传统的公关最擅长跟人打交道,未来这个依然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PR在座的人员,一定要理解广告的观念,我们会看到这种Customer,我们觉得这个一定会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个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叠加。
另外我们会看到一种新的模式,integrate,这个很有意思。最终要提供一个舞台,你不是利用个人的智慧,而是利用整个群体的智慧,让所有的网民能够参与去创造,这种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其实是非常惊人的。我非常佩服奥巴马,未来社会媒体将真正是主流的媒体。这个里面社会媒体不是旁门左道。从奥巴马的经验中,我总结了三点,我想对在座的各位可能会有所启发。
第一点,奥巴马非常聪明的一点,这一点其实是我在跟很多的品牌广告主在接触,我觉得能理解第一点的人其实并不太多。第一点是说你不要认为我建立什么样的官网,这是错的。因为这个实际上是违背了,你应该建那些消费者自己方便去的地方,而不是我建一个地方,要把消费者拉过去,我觉得这个是实际上目前我们看到90%的PR,都会犯的错误。这种错误是什么呢?建了一大堆官网,如果你看到今天和客户在谈的时候,很多人让你建很多官网,建这个社区那个社区,这个效果肯定不好会大打折扣。奥巴马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真正把这个社会媒体用到了极致。对奥巴马的统计来说只有25%流量来自所谓的官网,你建立所有的这种最多给你带来的也就是25%的流量,那你如果要想获得另外的75%。
第二点,逐渐要去追求整体的表现形式,未必要求所有的这种按广告的要求,到哪都是一样,这种非常危险。我这里举的一个东西,就是所谓的麻辣香锅,每个人吃的东西一样,但是每个人吃出来的味道感觉不一样。我们在西方有一种玩具,实际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眼中的这个都是不一样的,这个里面加入了不同的东西。
当然你不只是像广告那样展示,还要简单沟通。最后介绍一下宣亚,我们意识到这种趋势,我们在内部逐渐要打破所有的壁垒,当然从过去九年内,其实也是按照专业的这个东西来做,不会迷信西方的权威,因为老师也会出错。当然我们会借鉴他们的智慧,同时又遵循一些本土东方的智慧,所以我们能够每年CAGR能有70%,最后我们画了一只企鹅,今年大家都谈寒冬,我觉得这个一定是能够留给最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非常感谢!
媒体其实越来越碎片化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