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是新精英阶层的天堂


 

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在创业板开板仪式上说:建立和发展创业板市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出创业板适应了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推出创业板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举措;推出创业板是拓展市场覆盖面,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推出创业板是培育和健全市场机制,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迸发出勃勃生机。经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型为市场经济(好像欧美等国已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了),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经历了一次包括物质财富、精神思想的全面大变革。
和官员不敢申报公开财产一样,中国富人也是不敢公开发家史的。当然,不能一棒子全部打死,中国有很多清廉的官员,当然也有很多能干靠头脑勤奋发家的富人。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见不得光的财产和发家史。很多人的发家是建立在更多人的痛苦贫穷的基础上的。这些人发家以后,也不思回报社会,更多的是变本加厉地剥削和压迫,没有丝毫仁慈之心。仔细想一下,30年前,中国是没有所谓富人的,这么短时间内这么多富人是怎么出来的?看看他们很多的人发家史以及现在干的各种所作所为,中国老百姓有理由仇富!!!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问题是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富人富命比秦始皇的霸业还短。秦始皇还好歹支撑到二世呢。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分析了部分出事富人之后,发现这些出事的富人大致可以分为8种类型。
第一类:官商勾结类
典型的案例如赖昌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起走私案的直接策划与领导者,他和他的同伙大肆走私原油、汽车、电子产品以及原材料,数额巨大。与他一起落马的省级、部级官员有一个加强连。还有80年代初期的各种高官子弟“倒爷”们。
第二类:诈骗类
典型的案例如牟其中,曾经的中国首富,其实就是一个十足的骗子。还有一个叫仰融的人,至今没有回过国,最近有消息称,他要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他自述资金的来源就是他自创的移民捐资计划。
第三类:媒体变异类:
陈晓然,一名主持人,却拥有3000万巨款,拥有第二类和第一类的影子,但又有媒体的影子。其实,央视很多主持人、记者都有自己的广告或者影视公司,这恐怕不是秘密吧。方宏进只是冰山一角!
第四类:乌邦托村庄类:
典型的是天津大邱庄的禹作敏,是闻名全国的致富带头人。但他本人素质不高,属于人一阔脸就变的那种,这种人极易演化为山大王,甚至可能演变为黑社会。还有华西村、南街村,这些村民对他们还是有一定感激之情的,但他们晚年大多都“糊涂”了。
第五类:史玉柱类:
这是一代企业家的缩影,前有河北的马胜利,后有三株集团的吴炳新。而史玉柱跌倒又爬起来了,还有成功的典型是刘永好、鲁冠球、南存辉、李书福等等。
第六类:新经济类
几大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创始人,如搜狐的张朝阳、雅虎的杨致远、百度的李彦宏等等;太阳能行业的施正荣,连锁商业行业的苏宁电器张近东、国美电器黄光裕等。
第七类:资本市场类
典型的非吕梁莫属,从组织资金进入企业筹划重组,到在二级市场控盘指挥,再到直接通过新闻舆论为自己造势,身兼三大角色轮转自如他是中国股票市场上三位一体的“超级庄家”的典型代表。后有唐氏三兄弟、魏东的涌金系等等。
第八类:国有资产流失类
国有资产在改制过程的流失也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方式不断高级而已,比如被称为最后公海捕鱼的机会—企业管理层收购或者MBO,上市公司只是其中的很少部分。如水井坊、宇通客车、张裕A,其实他们是历年上市公司分红最慷慨的,原因就不必再说了吧。
以上这些种种类型,虽说都可以让他们进入中国的富人阶层,但他们都有一些原罪的影子。而那些真正的、新成长起来的精英阶层,他们不会再重复前辈的老路,他们要另辟蹊径!
于是,为了能让这新精英阶层能拥有巨额财富,最佳、最白的方式就是通过股市套现。把钱洗白,国家一直在打击洗钱,但同时也在创造更好、更宽的洗钱渠道。先有中小板,比如中小板中的苏泊尔,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苏增福家族,正逐渐退出了。其实中小板的上市公司,80%都是家族式的民营企业。但这个渠道不还够宽,而且更多的精英阶层等不及了,于是创业板开闸了!
开篇尚福林先生的讲话内容是官方的,笔者的分析是民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