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着理想在四面楚歌中突围的东莞设计人


抗着理想在四面楚歌中突围的东莞设计人

 

众所周知,东莞的城市品牌早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尽管仍然与广州、深圳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地位明显显著提高且有处于同级别地级市内的领先优势,经济基础这一大环境决定了产业结构及经济活跃力度,这对东莞设计无疑是很大的推动力。

广东设计,思考东莞现象,在这片肥沃的创业乐土,生存着三千多家大大小小的装饰企业,建筑及其它设计类企业同样为数众多,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概数总在潮起潮落,总体上,这群人以东莞为基地,随着市场变化而将专业不断细分,并造就了一个越来越具备竞争力的品牌城市的设计文化环境和设计人才土壤

如今,放眼全国,东莞设计力量已经显得相当活跃了,虽然仍无法与北京、上海相类比,但明显可以与成都、重庆相媲美了,在广东也仅次于广州和深圳,这既缘于城市经济的活跃,同时也是东莞设计力量聚集的效应。

东莞设计力量集体品牌的兴起,行业组织与众多媒体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使那些历经市场洗礼后日见光泽的宝玉更清晰地呈现于世人的眼前。

按照诞生的历史顺序,这些行业组织有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十四(东莞)专业委员会(简称CIID东莞委员会)、东莞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简称莞装协)、东莞设计联盟(网络社区组织)、国际室内建筑师与设计师理事会东莞理事会(简称ICIAD东莞分会)以及东莞市设计人俱乐部,目前以设计人俱乐部最为活跃。

当然,除了以上东莞本土行业组织,东莞设计力量还得到了众多辐射范围更宽广的行业组织的帮助,如CIID中国建长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中国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等,借势与借力是东莞设计力量活跃于全国舞台更快捷、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之一,突破地域与传统视角的限制,将东莞设计的集体品牌向世界不断展现,让世人了解东莞、知道东莞设计并感知东莞设计魅力!

长期以为,东莞众多大项目像玉兰大剧院、市中心广场等,尤其是众多的五星级酒店,基本上被外来设计者“垄断”,东莞设计人强烈呼吁团结起来力争本土市场,于是,出现了一部分行业推动者、专业实践者和理想布道者。

在与外来众多强大竞争对手争夺本土市场的同时,东莞设计力量不停地积极地寻求区域的突围,逐步走向全国舞台。

任何行业的进步,总有一部分先行者和布道者,他们与行业组织有关、与本土媒体有关、更与本土设计团队有关,起带头作用的抗着品牌理想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人物则有历任CIID东莞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的王评、蓝继晓、卢迅、张友谋、袁鹏等,莞装协的李绵顺、张树清等,设计人俱乐部创建者陈慧珉、李坚民、卢迅林志宁、邓志钦、梁伟民等,当然还有很多默默贡献的东莞设计人,为数众多,从而培养了东莞设计的良好环境和设计文化

东莞设计从东莞装饰剥离历经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这是东莞本土企业团队的崛起与外来强势企业入莞后融合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必然,东莞设计需要自己的品牌影响、魅力感染和提升整体竞争水平,从而在这土壤中长出自己的企业品牌巨树并最终赢得果实的丰收。

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新兴品牌城市之一东莞的蓝色背景下,东莞设计这一集体品牌相对东莞服装、东莞IT等名片显然要脆弱得多,发展历史相对悠久却又相对规模太小而并不为政府所重视,但近年来却越来越为东莞增光为东莞加彩,这,是一群充满激情和创意的创业者和开拓者,对所处城市中自身所属行业的专业性品牌默默贡献着民间自下而上的努力。

明天,或许将为世人呈现别具特色的更具魅力的另一张东莞新名片--东莞设计力量,《广东设计三十年》只是东莞设计的起跑点,抛砖引玉,更多东莞设计人及其作品将在全国大舞台越来越显现独特魅力,这,不仅是设计者个人的荣耀,也不仅是设计者所在企业荣耀,那更是整个行业整个城市的荣耀。

在行业组织的推动下,融入东莞大环境的各类媒体及时高效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扇明亮的窗,她们是东莞日报、东莞时报、南方都市报东莞版、羊城晚报东莞版、信息时报东莞版以及广州日报东莞版,搜房网东莞站、阳光网、房讯网、房掌柜、设计联盟网、香巴拉家居网、sina东莞站、众点才经网等众多网络媒体也功不可抹,杂志类则有本土的《时尚家》、《东莞时尚》等,也有国内很具影响力的美国《室内》中文版、《ID+C》、《现代装饰》和《设计之都》等对东莞设计进步历程逐步展示与传播。

30年前,东莞设计没有自己的酒;20年前东莞设计开始学习酿酒工艺,10年前东莞设计开始大量酿造,5年前,东莞设计开始出品上等好酒,如今,东莞设计酒香国内名扬天下,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因为目前也只有少数代表先一步升级成功,后面,将有更多东莞设计人呈现更多醉人的佳酿,我们期待这一天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