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最后一个知名的革命英雄——开国上将吕正操


     

告别最后一个知名的革命英雄——开国上将吕正操

 

王锦思

 

   日前,新中国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胡锦涛、江泽民等多位中央领导人亲往送别并敬献花圈,许多群众和各界人士也前往送别。

人们在告别吕正操的时候,也是不忍放弃自己心中那个从小的英雄梦的表现,可是时代剧烈变化,偶像交相变化,我们不能不承认,英雄主义挽歌也许正在唱响。数来数去,能够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享誉军界,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英雄,并和我们共同欢度国庆60周年的人物,非吕正操莫属。无论我们是否情愿,60周年国庆喜庆还没结束,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的知名的革命英雄——吕正操,就这样悄悄离我们远去。他也是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老将军。将星陨落,吕正操曾经居住过的增光路也失色不少。

在吕正操逝世不久前,国庆6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当18位战功卓著的共和国老兵乘坐彩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全场数万人同时起立,向他们庄严致敬。这是庄严的礼赞,也是心灵的共鸣,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于人民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深情瞩目。

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就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英雄史。从虎门销烟到广州起义,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从五卅运动到八一南昌起义,从敌后抗日游击战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留下姓名的革命英烈161万人,而更多的烈士,连名字都不曾留下。而这次参加国庆60周年庆典的老兵们幸运地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也看到了国家的富强和复兴。而今,他们须发斑白,理应接受人们的敬意和瞩目,他们有理由为自己和战友们的光辉业绩自豪和骄傲,作为英雄中的英雄,吕正操却因为迟暮之年,没能出席这次盛典。

1937年,吕正操在兵家大忌之地创建了华北平原第一个抗日根据地,首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建立了受老百姓拥护的抗日民主政权,老百姓和军队水乳交融,军民抗日士气大振,在冀中平原铸造了平原抗战史上一段段辉煌的传奇。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实况,在《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烈火金刚》《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地雷战》《地道战》等影片中都有脍炙人口的描述。

吕正操是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回民支队的指挥者和领导者,是家喻户晓的抗战电影里的李向阳、小兵张嘎、肖飞等出名抗日英雄的领导者,也可以说吕正操是抗日英雄中的英雄。他并发动10余万人马参加百团大战,被毛泽东誉为“坚持平原游击战的模范”。吕正操和许多老兵和将军精神和业绩将如同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雄伟挺拔,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 

在关于吕正操的悼文中这样介绍这位传奇的将军:“军政兼优,能文能武,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和组织领导才能。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是一代抗日名将。他指挥部队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为国家的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直接组织指挥了一系列重大铁路工程建设,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中特别提到,“他一生酷爱读书,广纳博览,好学不倦,亲自撰写和整理出版了《冀中回忆录》、《吕正操回忆录》、《论平原游击战争》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锦思唯一和吕正操将军的一次见面,是在2002年五一前后的沈阳,当时是寻求吕正操将军对其呼吁全国918鸣警报的支持。而今六年已过,岁月无情,成长的代价必定有人离开,这次轮到了吕正操将军。

有的人长寿,可是空活一生;有的人生命短暂,却如电火,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吕正操,享年106岁,这个年龄既有数量更有质量,经历许多传奇岁月,跨越日俄战争、军阀混战、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九死一生,能够到今天,已经堪称奇迹。

在这个秋季,我们为一位将军送行,告别最后一个知名的革命英雄,也向一个时代告别。唯愿我辈珍惜时间,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