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统计可当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23日表示,目前中国没有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况,他预计年底完成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目标将“没有问题”。 此话可当真?我看有点悬。

  不说大中小城市那些40多岁的下岗职工无也可就,就说那年复一年的大学本、硕、博学生外加大专、中专高职的学生有多少就业的。 非211高校,尤其是特色和竞争力不强、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的院系,“被就业”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主要表现为:一是“被逼迫就业”。学校催促学生找工作,交回“三方协议”才能换取学位证。如果学生不交协议也不领学位证,那么学校同样能把学生从“毕业生”总数中剔除,从而降低就业率的分母。二是“被假装就业”。有的学校把学生拉到一些餐饮店等企业参加短期打工,“实习”上几个星期,就一律计入“就业”。三是“被瞒着就业”。个别学校和某些企业“心照不宣”,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纳入就业人数中。

        凡是高校的教师谁人不知学生就业里的猫腻,谁人不知就业率是怎样统计出来的。可能就剩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不知道这种情况了,当然他们也是假装不知道,不然他怎么向国务院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