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
大约八年前初上网时,被朋友拉着上各网站玩。首先是人到中年网站,后来去得更多的是天涯。那时刚注册的ID,初生牛犊不畏虎,觉得网上说话太自由了,点开帖子,看见不合意的帖子,便出言讥讽。后来ID逐渐为大家熟知,才开始收敛。现在颇悔自己的轻薄,也悔恨自己的少作,恨不能一把火烧了,但发在人家网络上,删帖就不由己,只能由它了。
然后我自己也开始遭受同样的网络暴力。在天涯还好,因为都得用ID发帖,纵然开始暴戾恣睢,混熟了就得爱惜羽毛,不敢轻易逞其毒喙。后来我合作的出版社编辑要我在新浪开博,就大不一样了。新浪发跟帖不需要ID,就算需要,这种网站和天涯的网民构成估计也有不同,于是我得以充分领教别人的口水。上半年只因为发了一个贴评价我不喜欢的一本侦探小说,就惹来一群侦探迷在我博客里极尽污言秽语之能事,甚至把我全家全族都骂遍了。说实话,我难以想象中国人是这种素质。当年我就算轻薄别人的文章时,也从不曾辱及不相干的人,一般是讥讽作品本身。按说喜爱阅读侦探小说的,也该是有文化的群体,怎么也想不到恶心到这地步。鲁迅说,我从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如果不在中国混到一定年纪,怎么能深刻理解这句话?好在侦探迷中也不乏文雅的人,在我博文中和我商榷,虽不能达成完全的一致,也让人稍微产生一点希望。
前几天,因为网易历史频道约稿,我写了一篇关于孔融的文章,被放在它们网站的首页,有几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下面污言秽语不知凡几,还劝我别生气。我去看之后,觉得也没什么,因为在新浪类似的经历太多了。网易和新浪都属于那种人来人往,可以随便跟帖的大网站,谁也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大多是一些历史知识很低的半吊子在质问我的学位是怎么混来的,或者说我在向上位者邀宠,或者说我文笔差,句子不通顺,或者建议应该拉我去枪毙。而这类人大部分没有看全看懂我的文章,朋友说很痛心,按说会看我这种文章的人,应该也是三四十岁上下,有一定文化的中年人,怎么如此暴虐,这些人的存在是第二次文革的主力,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我觉得这个现象确实值得深思,因为见识浅陋,我不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怎么一种情况,如果和中国一样,那我也就释然了。如果不是,那这样的国民,还有什么希望。当然,这样的国民也包含我自己在内,因为当年我也曾讥讽过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