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是讲的同人卦。
同人卦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同人卦的卦辞是“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彖辞对卦辞是怎么解释的呢?彖曰:同人,就是说这个卦名叫同人卦。这个卦名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天火同人,六二爻是既得中又得位,下卦离火跟上卦乾天相应,同时六二爻与九五爻也相呼应,所以能够变成同人,成为朋友。“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亨,指上卦有乾之行。同人于野,之所以能够爬山涉水而得亨通,是因为上卦是乾卦,是有天行之健,生生不息,可以远涉大川。下卦是离卦,离卦有文明之象,所以是“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我们看一个卦的主爻,往往第一眼看到哪个卦的爻位上,这就是最重要的位。我们看同人卦,五根爻都是阳爻,第二爻是阴爻,证明这一卦最重要的位置就在二爻上面。所以六二中正、居中,又得中又得位,还可以跟上卦呼应,所以就能体现出君子之正。“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就是说,只有君子具有这样中正健行的品质,这样就能够通达天下之志愿,成就自己伟大的志向。
我们再来看《系辞》里引用的这一句,“先号咷而后笑”。这个是同人卦九五爻的爻辞,后面还有一句“大师克相遇”,在《系辞》里面没有引用,是因为这句和《系辞》这一章要阐述的内容关系不大。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我们来看同人卦的卦辞。“同人于野”,就是说一个人要到外头去寻找他的同人,寻找他的朋友,寻找他的知己。因为他是君子,最终是能够找到朋友的,所以虽然找得很辛苦,但最终还是笑了。我们小时候玩过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大家围个圈子又跳又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同人于野,就是说找朋友不能坐在家里,要出门到外,必须突破原有的人事圈子,才能找到真正的知己朋友。要到外面去,就要走很多路,要涉大川,翻山越岭,非常辛苦,甚至于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当年大革命时期搞串联,找革命同志也是很冒险的。一个人如果过于清高,一个朋友都没有也不好,很寂寞啊。所以人生难得一知己,一定要有知己朋友才好。找朋友的过程是很艰苦的,“先号咷而后笑”,找之前会累得人叫爹唤娘,但是一旦找到了知己朋友,就会很高兴了,就会笑出来。过去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人如果能在人世间找到可以与自己生死与共的好朋友,真正太难得,当然会高兴得跳起来啊!
我们年轻的时候看《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结义,磕头烧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看得人热血沸腾的。就是这一套结拜金兰的礼仪,就把中国民间社会,尤其是江湖社会中人的心气提起来了。江湖社会是个讲义气的社会,义字当头,就可以让同生共死的兄弟朋友之间,感觉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里面。真正寻找同人的过程,就是以心换心、心心相印的感觉。我们在座的各位,不知道找没找到人生当中的知己?如果找到了,就要对你说声恭喜;如果没有找到就要继续去找,哪怕是一边号咷一边哭,也一定要找到才行,找到了就会喜从中来。后面的小象辞说,“大师相遇,言相克也。”如果找到了级别相当的人物,还会有一点麻烦,还要看相生还是相克,还要看谁克谁才好说。
下面又借孔夫子之口说:“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是对同人卦九五爻引申意义的发挥。要出门去找知己朋友,就要学会观察,看一个人是否是君子,不能东找西找,尽找些不三不四的人来,甚至引狼入室,自取其咎。所以这里就提出了君子的标准,就是从出、处、默、语当中来观察。人们经常爱说“察其言,观其行”,就是要从言行两个角度来看。出就是动,处就是静,语是说话的时候,默就是不说,要从语默动静中来观察一个人。同人卦是找朋友、找知己的卦,我们要以君子的标准来找朋友,一般的酒肉朋友是谈不上知己的,只有靠边站。
聊斋里面有一个故事叫《田七郎》,说的就跟同人卦很合拍。有个武员外很富有,仗义疏财,结交了很多朋友。有天晚上他做梦,梦见一个神仙对他说,你结交的这些朋友不行,都是些酒肉朋友,遇到事情都闪了。你这辈子只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叫做田七郎。武员外醒了之后,就四处去寻找这个叫田七郎的人,东打听西打听,终于打听到深山里面有个猎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姓田,人称七郎。这个田七郎和他老母亲生活在一起,以打猎为生。武员外去找田七郎,带了很多礼物,但田七郎统统不要。田七郎的母亲还很生气,对武员外说:“老身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不想让他与贵客共事!”武员外很难受,只好回家了。隔三岔五地还要去拜访他们,人家还是不理,武员外心里既难受,又觉得不好办。武家其他人都觉得田七郎傲慢无礼,不识抬举,但武员外反而更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有一次,田七郎主动跑到城里来找他,因为妻子病得很重,没有钱看病,所以带了些野味来,想在武员外这里换点看病钱。武员外很高兴,马上就帮了这个忙,后来再去找田七郎就很客气了,留点礼物和钱,田七郎也不会白收他的任何财物,而是用猎物去交换。武员外又提出,你们两个住在深山里面很不方便,干脆搬到城里来住吧,我可以单独为你们找个院子。田七郎坚决不干。后来,武员外很久没有看到田七郎了,突然听说田七郎被官府抓了,一问才知道田七郎和人家争夺金钱豹,把人家打死了,惹上了性命官司。武员外把自己的大量钱财拿出来,贿赂了官员和死者的家人,终于从监狱里把他捞出来了。田七郎回家后,他的母亲就说:“娃儿啊,你打死人本来要偿命,现在这条命是人家武员外给的。看来你只有到武员外那里去了。”于是田七郎就到了武员外家里。武员外盛情接待了他,给他吃给他住,他也毫不推让。其他人都很愤怒,觉得这个田七郎根本就没有一点知恩报恩的感觉,以前傲气得不得了,现在人家救了他的命,他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其实他们不晓得,这真正体现的就是大恩不言报的感觉。救命这样的恩惠,你说一句感谢行吗?这种时候说啥子都轻!这个故事的最后,就是田七郎舍命把武员外一家都救了,帮他们报了仇,自己也死了。而武员外因此也不再去结交所谓的朋友,带着一家人隐居去了。
这就是同人卦的感觉。我当年看这个故事的时候,看得热泪盈眶的,觉得人这一辈子结交朋友不求多,只要有那么一、两个患难与共、生死与共的朋友,就是人生之大幸了。
后面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真是金玉之言,念一念都觉得满口生香,吹气若兰。真正两个人能够同心同德,能够拧成一股绳,这种力量就会非常强大,就像一把无比锋利的刀子,任何金属在它面前都能轻松地斩断。二人同心是非常不容易啊!不要说朋友,就是夫妻之间,真正能够做到不同床异梦的都很不容易。毕竟两个人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生存背景,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等,成年以后因缘合和结成夫妻,但是要真正相亲相爱、白头到老,需要磨合很长的时间才行。
大家合伙做事业也同样如此,同心事业就旺;如果离心,事业就只有垮掉。我们办书院也是如此,我们书院冯老师写的的这幅对联: “诗书逸趣芝兰德润真君子;经史宏图事业谋通大丈夫”。这个感觉就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大家在这里都是“芝兰德润”嘛,当然就是要同心同德,最终力求做到“事业谋通大丈夫”。
我们最后再说一点,儒家的社会理想是要建立大同世界,这个大同世界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要建立在“二人同心”的基础之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唱好自己的“二人转”开始。大同世界的理论根据就是来自于《易经》同人卦,能够把“二人同心”的感觉扩而充之,能够在全社会乃至于全人类推广开来,大家都能够同心同德,这个大同社会的理想也就达到了,“英特纳雄奈尔”也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