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先生:你把郑永年文章的标题改了。恐怕还是郑文原来的标题好:《中国年青一代的权钱膜拜,谁应对此负责?》,该文分析的内容与此标题是一致的。该文并非认为中国的年青一代希望越来越少。从实际情况看,至少在不少方面现在中国的年青人是强于他们的父辈的,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是文化知识层次的巨大进步。如果注意观察一下,那就不难发现,新一代中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绝大多数人,其处事方式和文明程度是大大高于文盲和低文化者的。我以为,郑文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出:当今中国,无论较年长的一辈还是新的一代,迄今为止,都还拿不出与西方相比并不逊色的中国人新创造的思想、学术、文化。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235929
回复:
戴老师,您好。您对郑永年先生的文章做出自己的独立思考非常值得关注!
郑永年在文中指出:“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的年轻一代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中国的改革开放曾经造就了一个开放的体制,给年轻人予希望。但现在整个社会似乎被各种既得利益所分割,他们把持着各个领域,社会的开放度较之改革之初越来越小。从前是控制扼杀年轻人的希望,现在则是自由扼杀着他们的希望。年轻人很自由,不过就是没有机会。尽管也不时会有年轻人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希望则是越来越少。”
我对这段话持有的态度是赞同的。这是本人截取这句话作为本篇题目的重要原因。我甚至认为年轻人本就是承启光明的载体,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品学兼优、具备专业能力的年轻一代,更是国家未来竞争力之所系。但以目前的状况看来,经济压力已使部分的大学生将打工变成正职,在看不到光明的情况下,更提不起念书的欲望。年轻一代的颓废、无助,正逐渐侵蚀着国家、社会的根基。年轻人没有了希望,国家还会有未来吗?薄熙来先生曾经说过:“未来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当代青年综合素质的竞争。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最重要的,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当代青年求学的机遇远远优于前辈,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接受系统的教育,知识更扎实,视野更开阔。但他们也有不足,了解工农的机会较少,经受的风浪也较少。对于青年来说,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固然重要,但人们工作进步的原动力还是高尚的精神追求。共青团要关心青年,特别是他们的精神世界。要帮助青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精神上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中坚和思想的强者,成为运用“经济杠杆”而又不被“经济杠杆”所左右的人。”正如郑永年说:“在此情况下,道德从何而来?不能说有关当局对道德不够重视。中国方方面面的话语仍然充满着各种道德说教,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已经毫无价值。道理很简单,他们所读到的道德教条和他们所看到的现实,两者的差异实在太大。高不可及的道德教条和毫无道德的现实生活反而加深了年轻人对道德的怀疑和价值虚无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说,年轻一代是幸福的,但也是悲哀的。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和物质主义的社会,但这个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价值混乱、毫无道德标准的。不过,感到更加悲哀的应当是老一代,因为是他们和他们造就的社会培养了年轻一代。老一辈否定了自己,更否定了新一辈。 ”
戴老师说:“从实际情况看,至少在不少方面现在中国的年青人是强于他们的父辈的,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是文化知识层次的巨大进步。”说的非常好。如今的年轻一代最主要的优点是这一代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全面接触到西方文明,这不仅仅是知识,艺术,也包括时尚、影视、新闻,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明的核心。年轻人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在实施商业计划时找到好的方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撰文称,光彩夺目的奥运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令他印象更深刻的是访问中国时遇到的一些青年精英。这些青年聪明、锐利、有远见,不惧怕表达他们对中国及其未来的看法。总而言之,他们给人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的感觉。这些人没有生活在恐惧中,而是充满希望地向前看。现在中国一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四百万,每年还在增加,就业越来越难,平均起薪越来越低,这使得创业的机会成本和风险也跟着降低。在中国,能够支持年轻人创业并提供创业资本的人,往往是社会中的资金积累较多的阶层,他们不但有大量的闲置资金,也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创业经历、丰厚的人脉资源。他们了解中国,他们应深知,中国的未来迟早要落在年轻人的肩头。的确,世上有很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责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耕耘,意味着播种,意味着收获,尽管我们收获前的耕耘、播种是艰苦的,甚至是尴尬的、无奈的,但它却和责任紧紧相连,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其次,社会上自有许多身心障碍的民众,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无论如何他们身心异于常人,造成极大的不便。这些身心障碍的弱势者,他们亟需政府或社会给予关怀与尊重,给予空间与机会,让他们赢得成就与尊严,这种人性的、人道的、人权的措施,绝不能落后于他国之后。总之,弱势的社会不利因素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自然现象,但弱势亟需政府与社会的关心与协助,弱势才不是弱者,弱势者更应获得机会,赢得成就与尊严。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相关单位应回归青年职涯辅导及就业的基本业务上来。提高青年就业率。总之:政策的制定、执行应要因时制宜,才能福国利民,国家财政,不能舍青年,反增其他预算。
戴老师说:“现在的中国还拿不出与西方相比并不逊色的由中国人新创造的思想、学术、文化。”这是事实。建立新国际体系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国家所渴求的。事实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文和中国相比并不具有先天优势。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文明是唯一用同一种文字记载历史且持续时间达5000年甚至更加久远的文明。虽然在最近的100多年里,在西方文明的扩张进程中,中国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因为中国的王道精神具有宽大的胸襟及开放的态度,能够接受文化的差异;而这正是当前人类各个社会所追求的理想世界主义的型态,而且中国对其他文化的兼容与调和亦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国际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表明,中国文明依然是一种比较强势的文明。这次金融海啸也正好可以充分展示“中国道路”之力量。而这种力量所要内涵的应当是巨大的融合性,配合着广大的市场潜能,将更能成就善意网络的扩展,创造福祉的极大化,更可以建构一个具东、西方都可接受的新体系。也绝非幻想。
融入西方创建的全球体系?还是跨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是年轻一代必须要做出的选择。我们期待下一个30年,在跨越全球化挑战的同时,中国能找到适合中国青年发展的新价值系统和体制环境。建设创新型也需要如此。这个过程,象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一样难。但。难不代表不可能,暂时拿不出不代表永远拿不出,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开动脑筋,师法正确的方法论,何愁未来不是更加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