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继续享受生活吧——当然啦,还是有关我的近期活动的一些介绍啦。
11月9~13日的这一周的绝大多数活动都和我的教学工作有关,其中最主要值得说一下的是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11月10日(周二)下午两点,首都师范大学及其下属的历史学院的领导和学生们专程来北京师大二附中看望我。
2009年是首都师范大学建校55周年。此前的九月,首都师范大学的领导就一直与我联系说要转成来二附看我——首都师范大学的杰出校友。我一直说别啦,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我多有名,我都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作为学生的,哪能让母校的老师——不管母校的老师比我大还是比我小,都是母校的老师啊——看我呢?但是首都师范大学的老师还是非得要约我见个面,于是乎,双方最终商定了11月10日这个时间。
双方见面,当然是非常愉快的,作为首都师范大学的杰出校友,学校领导给我送来了非常精美的礼物;还请我提一些有利于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当然,我提了三点啊——具体内容啊,还是保密一点儿的好些;此外,还约定我在11月26日晚上去首都师范大学给师弟师妹们讲讲课。
第二、11月11日(周三)下午两点半左右,我带着五份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教案来到北京四中,进行集体备课。
早在此前的9月,北京教育学院就委托北京四中的赵立剑老师、徐雁老师和我于2009年11月25日上午在北京四中为2009级市级骨干班的老师们就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思想史的讲授各做一节公开课。于是乎,我就选择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一课作为备课对象。此前的我,一直在准备着这节课。时至11月11日上午,这节课的教案和课件的第一版的贝壳工作终于完成。于是乎,11月11日下午,我就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了北京四中与赵、徐二位老师和北京四中的李明赞老师、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的马慧英老师一起进行集体备课。
第三、11月13日(周五)上午,在二附中先后听了薛继国、张彤和贾亚萌三位老师的各一节历史课,学到了很多知识。
上述活动,仅仅是这周正常上课之余参加的一些活动。而本周的大部分经历,还是每周固定的12节历史课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