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改进指南4-资源篇


高恒/旧作

4.1管理的七大资源

  • 人员
  • 基础设施
  • 工作环境
  • 信息
  • 供方和合作者
  • 自然资源
  • 财务资源

4.2资源管理应考虑的10大要素

  1. 针对机会和约束条件,有效、高效并及时地提供资源
  2. 有形资源,如已改进的产品实现和支持设施
  3. 无形资源,如知识产权、人员的素质、意识、知识和技能、管理经验等
  4. 鼓励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和机制
  5. 公司结构,包括项目和矩阵管理的需求
  6. 信息管理和技术
  7. 通过注重培训、教育和学习来提高公司内人员的能力
  8. 培养公司未来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和形象
  9. 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10. 对未来所需的资源进行策划,如WTO

4.3促进人员参与的12种活动

  1. 为保持工作能力或胜任新的岗位提供继续培训,并对人员的发展进行策划
  2.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3. 确立个人和团队的目标,对过程业绩进行管理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以上是推动人员参与最基本的活动

  1. 促进人员参与目标的确立和决策
  2. 对工作成绩给予承认和奖励
  3. 促进开放式的双向信息交流
  4. 对人员的需求进行连续性的评审

以上活动主要是增强人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 创造条件以鼓励创新
  2. 确保团队工作有效
  3. 对建议和意见进行沟通
  4. 对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测量
  5. 调查人员加入和离开公司的原因

最后两项的目的是掌握人员的心理动态,发现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强势和弱势

人员能力需求分析的切入点

  • 与战略和运行计划以及目标有关的未来需求,即公司总体经营目标对人员能力的要求
  • 预期的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后继需求
  • 公司的过程、工具和设备的变化
  • 对执行规定活动的(现有)人员的个人能力的评价
  • 对公司及其相关方有影响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标准

教育培训的18项内容

  1. 针对个人经验的培训
  2. 隐含的和明示的知识
  3. 领导作用和管理艺术
  4. 策划和改进的工具
  5. 团队的建设
  6. 问题的解决办法
  7. 沟通的技巧
  8. 文化和社会习俗
  9. 市场方面的知识以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0. 创造和革新
  11. 公司的未来设想
  12. 公司的方针和目标
  13. 公司的变化和发展
  14. 改进过程的提出和实施
  15. 从创造和革新中获益
  16. 公司对社会的影响
  17. 对新人员的入门培训方案
  18. 对已受过培训的人员的定期再培训方案

4.4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 

  • 识别信息的需求
  • 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 将信息转换为对公司有用的知识
  • 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公司的战略和目标
  • 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 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4.5供方及合作者关系的8种增值机会

  • 优化供方和合作者的数量
  • 在双方公司的适当层次上双向沟通,从而促进问题的迅速解决,避免因延误或争议造成费用的损失
  • 在确认供方的过程能力方面与其合作
  • 对供方交付合格产品的能力进行监视
  • 鼓励供方实施业绩的持续的改进计划并参与其他的联合改进活动
  • 让供方参与公司的设计和开发活动,共享知识,并有效和高效地改进合格产品的实现和交付过程
  • 让合作者参与采购需求的识别及确定共同的发展战略
  • 对供方和合作者获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承认和奖励

4.6基础设施

  • 工厂和车间
  • 工具和设备
  • 支持性服务
  • 信息和通讯技术
  • 运输设施  等

4.7工作环境应考虑的8个方面

  1. 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人员的潜能
  2. 安全规则和指南,包括防护设备的使用
  3. 人类工效
  4. 工作场所的位置
  5. 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6. 便于公司内人员开展工作
  7. 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通
  8. 卫生、清洁度、噪音、振动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