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超负荷的北方大巡回!(上)
---(17天里在厦门、北京、青岛、成都演出五套音乐会)
11月4日 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礼堂里,为1000多学子举行了音普音乐会;
11月5日 在厦门“建发音乐厅”为国际海洋周开幕,付人长挥了Debussy的大海,我挥了天方夜谭的两个乐章和爱乐合唱团的几首歌颂海洋的歌曲。工程师们为这个音乐厅的背墙又做了些处理,音响不那么混了,看来它的音响不像有人说的那样,还是“有救”的。只是观众席里来自个各国的专家、代表,也有乱鼓掌和肆无忌惮地扛着摄像机跑到台上去录像的,大家说,郑老师,你的音乐会礼仪讲座还应当办到老外中去。
11月6日 一早飞北京准备在人民大会堂纪念《黄河大合唱》70周年执棒。下午为中国电影乐团和中国合唱联盟麾下的三个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又感受到了老团老人某些自以为是、不求上进者的无知和无礼。
11月7日 下午在人民大会堂走台,妹娃儿和葛麻由当年浙江歌舞团的学员大毛邀请,来听这场音乐会,同时也看望前不久得了脑梗的刘庄,也看望葛麻的大姐。
说实话,对于80岁的我来说,指挥一场“黄河大合唱”,无论体力还是脑力,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黄河大合唱”并不是我经常演出、得心应手的作品、300多人的队伍又来自四面八方,只有一次排练合乐,对一个指挥的压力可想而知,我向邀请我的高伟说,严良堃老师是在世界上宣传普及这部不朽名著的功臣,这执棒“黄河”70周年大庆的荣誉应当属于他,可是高伟说,自从8月严老师在国家大剧院指挥《黄河》后,健康状况就不太稳定,这次不敢惊动他了,我这才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音乐会进行的很顺利,我与大家一起再次享受了《黄河》,宋学伟的‘黄河颂’流畅热情,瞿弦和的长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虽然只与我和琵琶合了一遍乐,也基本上合了辙;李初建和刘春喜的‘河边对口唱’,虽然刘是临时赶到的,一遍乐都没有合过,也还中规中举,特别是中央歌剧院福建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的“黄河怨”,从一出场就在角色中,可以说是声情并茂,非常动人,我眼看着她的进步,十分欣慰。
近300人的合唱队,在今天才赶回来的国交合唱团的参与下,如虎添翼,从团结一心的‘黄河船夫曲’,抒情又满怀悲愤的‘黄水谣’,到满怀激情、铿锵有力的‘保卫黄河’,以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的“怒吼吧!黄河”,合唱团热情专注地演释了我的每一个细节,当最后一遍“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嘎然收束时,我终于感到了一阵欣慰,因为我终于能向我一生崇敬的,热爱大众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送上了晚辈的一份真诚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