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T发动机概述
对于一台4冲程发动机,按照很多人的理解,做功冲程末,活塞处于下止点时排气门开始打开,发动机进入排气冲程,直到活塞到达上止点,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发动机进入吸气冲程。当活塞正好运行一周重新回到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发动机进入压缩冲程。这样来理解气门的动作是否正确呢?差不多是吧。然而,可能和与人们的直觉不同的是,这样的气门正时 我们知道,排气时活塞会压迫废气从而反过来对废气做功,这个过程会消耗一部分发动机已经获得的能量。如果在缸内压强相对较高时提前开始排气,排气过程就会更顺畅,从而在排气冲程减少了能量消耗。这样,一得一失,怎么才会最合算呢?考虑到活塞在下止点附近一定角度内垂直运动距离其实非常短,实际的发动机略微提前打开排气门 那么排气门的关闭时机和进气门的开启时机又该如何呢?这是大家可能都想到了,排气时同样会形成高速气流,如果排气门也在活塞越过上止点一定角度之后再关闭,虽然活塞已经开始下降,排气门附近的废气仍就会继续排出。但是此时进气门不是已经开启了吗?废气难道不会涌入进气岐管?事实上,这又是个时机问题,燃烧室内的废气涡流的方向决定了废气短 前边讲到了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打开的情况,也就是进气门和排气门的重叠。重叠持续的相对时程可以用此间活塞运行的角度来衡量,这样就可以抛开转速,把它作为系统的固有特性来看待了。重叠的角度通常都很小,可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却相当大。那么这个角度多大为宜呢?我们知道,发动机转速越高,每个汽缸一个周期内留给吸气和排气的绝对时间也越短,但是前面讲到的进气岐管或排气岐管内的气流也越快。想想看,这时发动机需要尽可能长的吸气和排气时间,而且也有有利条件可以利用,还犹豫什么?只要重叠的角度大一些不就行了?当然,也不能太大,前边说了,这里有个时机 也就是说,如果配气 刚才讲的主要是发动机的动力性方面,下面让我们看看重叠角度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可能大家都知道,发动机的油耗转速特性曲线是马鞍形的,转速太高,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可燃混合汽的燃烧就会越发的不充分,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都会恶化,尤其如今发达 好了,现在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VVT技术了吧!各个厂家的VVT技术千差万别,共同之处就是都要对气门正时进行调节,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气门和排气门能有不同的重叠角度,从而改善前面说的那些问题。改变气门正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最主要的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改变凸轮轴的相位,再一类就是直接改变凸轮的表面形状。想想看就知道,改变凸轮的表面形状哪可能容易呢?所以第一类VVT比较容易实现些。 ![]() 回到Valvetronic,它依然保留了Double VANOS可变进、排气凸轮轴相位的气门正时调节系统,那么它又是如何实现对气门升程进行连续调节的呢?BMW为此增加了一种额外的偏心轴,凸轮轴则又通过一个额外的摇臂系统驱动传统的气门摇臂,并且该附加摇臂与气门摇臂的接触的角度取决于附加偏心轴的相位。附加偏心轴的相位可以由一个ECU控制下的调节装置来调整,从而使附加摇臂的角度发生变化,这样,对于相同的凸轮运动,传递到气门摇臂上的反应就可以不同,气门的升程也就会相应发生变化。从BMW的资料看,Valvetronic系统对气门开放时程的影响应当不大,调节的只是气门升程。不过,气门开度很小的时候,气体的进出效率是很低的,如果考察气门开度超过一定程度的持续角度,姑且称之为有效的气体交换时程,通常也是随气门升程的增加而增加的。为了限制发动机的复杂度,目前实际应用的Valvetronic系统在气门升程方面,调整的只是进气门。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