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与上坡,粒子与漩涡


关于量子是基于某种基质的一种波,最近的两个联想。

1 波与上坡

光速是这个世界的极限速度。为什么要有极限速度?为什么是光速?这两个问题要哲学才能回答了。

但是,有了极限速度以后,能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个等式不成立了。对于有质量的粒子,在接近光速时,其质量随能量增大而增大(粒子的质量不是固定的!!!),能量以质量的形式传递。对于没有质量的粒子,只以光速传播(为什么不能慢一点?)其频率随能量增大而增大,能量以频率为载体。

以频率为载体始终让人困惑。某日上坡时,突然有所感悟:骑车上坡时,蛇行可以使实际行走的坡度减缓,这样才能保持匀速前进。坡度越大,蛇形的角度就越大,从轨迹上看,就是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所以,如果把光子比作自行车,则携带的能量越多,坡度越陡,携带的能量越少,坡度越缓。

换个角度看,如果是平地骑车,当你前方的人骑的比你慢,而你又不想刹车浪费能量的话(刹车即动能变热能),唯一的选择就是蛇行,因为路宽有限,所以只能靠增大频率。你骑的越快,蛇行的频率就越快。即频率与速度差成正比。蛇形并不一定通过提高频率,也可以通过提高波幅,而波幅是与波长成正比,即频率成反比的。也即蛇形路程只是直线路程的派/2倍,还是固定的,这无法解释能量与速度的关系。

反回来说,如果是上坡,由于波形的成比例关系,频率与坡度也无关。所以,平地说不成立,上坡说也不成立。接着琢磨吧。

2 粒子与漩涡

放浴缸水的时候看到一个漩涡,它的大小和位置都很稳定,当然都会有微小的摆动。有个细长的龙卷尾,时长时短,有时会连接到下水口。

我们的粒子很像是基于基质的一个漩涡。在湍流中,会有大量的漩涡,这些漩涡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融合或者传递能量。

很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旋才有涡,而恰恰所有的粒子都有自旋。还有,漩涡一定有一个极,粒子也应该有,如果粒子真的是球形的,那么那个极是在第四维,就象我们从正上方看漩涡是圆形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