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该如何撰写商业计画书


2009/11/01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品牌

 

◎写商业计画书不是交作业

 

商业计划书(BP,Business Plan )应该要怎么写,恐怕是最常被创业者问起的问题了。由于大部分的投资人是透过阅读商业计画书来决定是否约见创业团队,以及在约见之前先做点功课有个初步的认识,所以商业计画书的好坏,具有相当程度的重要性。

 

然而,商业计画书并不是交给投资人的作业,它是帮助创业者把事情想清楚的工具,哪怕你是自己掏钱创业而不需要投资人,笔者都会鼓励你把想法写出来成为计画。灵光乍现的创业点子,会在撰写商业计画书的过程中逐渐明白,究竟是不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藉由周密的商业计画书撰写反覆的检视自己的想法,这才是撰写商业计画书的最原始目的。创业毕竟风险很高,透过计画书来思考是否有遗漏的地方,了解自己的长处与弱项,以及在弱项处是否准备好因应方式,这些都可以确保创业风险的降低。

 

笔者经常被问到商业计画书应该以Word还是以Power Point 撰写。事实上,商业计画书应该以Word撰写,这份主要给自己看。然后从其中精鍊出主要论点进行Power Point 的制作,这份用于接触投资人。之后,如果遇到意愿很高的投资者时,Word文件才可能给到对方。

 


》高阶工作机会《 - 年薪100万台币及15万人民币以上的工作
客户导向专案主管 SMT 制程经/副理 LCD TV集成/产品开发中高阶主管 LCD TV 生产制造中高阶主管 燃料电池主管 TV Solution 工程中高阶主管 制造工程经理 光学产品工程经理 更多
 


 

◎目的是引起见面的念头

 

笔者看过最精彩的商业计画书就是以Word撰写,高达95页。钜细靡遗的从用户需求出发,经营模式与目标,产品竞争力,推广方法,品牌 经营,软件硬件核心技术,服务与内容管理体系,人员配置组织架构与招聘计画,财务计划与融资说明等,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拿这么厚的一本商业计画书给投资人有用吗?没有。对于初次接触的创业计画来说,大部分情况下投资人根本没时间细看。这就是为何需要准备一个Power Point 版本的原因。Word版本是帮助你想清楚,而Power Point 是逼你在20个幻灯片页面中把商业模式说清楚。

 

投资人普遍相信,好的商业模式是简单到可以用几张Power Point 就说清楚的。如果你很放心这个投资人不会外泄你的商业点子,你可以同时寄上两个版本,前者证明你想清楚了,而后者证明你的模式确实够简单。这至少可以帮助你有机会见上投资人一面。

 

重点来了。递交商业计画书给投资人的目的是为了见上一面,因此内容必须能引起见面的念头。从这个层面上说,商业计画书既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原因是好的内容可以帮你赢得见面机会;不重要的原因是,不需要送上商业计画书也一样有办法可以见到投资人。

 

◎商业计画书的重点

 

投资人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因为时间很有限,没法每个创业者都见上一面。投资人喜欢在商业计画书当中看到有经验的团队,有新颖的商业模式,以及你对即将进入的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成功的关键点有无把握,知道自己要这笔钱打算拿来干嘛,以及何时能营利。

 

笔者看过最简单的商业计画书只有Word一页,当然没法完整交代上述内容。由于是朋友介绍,投资人勉强约见对方,一小时谈下来只证明对方真的没想清楚,这种情况倒还不如不见来得好。以商业计画书的厚度来决定是否与创业者见面,看来是有一定程度可靠性的。

 

如果是互联网的创业计画,最好还能加上一个Demo Site 会更容易说明些。因为很多用户行为以及模式性的东西,谈概念说不清楚。如果有个初步的网站或者程式(例如游戏)可以体验一下,说服力更强。如果这个网站已经证明他具有高速成长的成绩,那更好。

 

天底下没有「成功的创业计划书」,只有「成功的创业」。写95页不代表创业会成功,但至少证明你很专注在自己的事业,并且把投资人的钱当一回事看待。如果创业计划书寄出以后石沉大海也请原谅投资人,因为你自以为创新的点子可能他之前已经看过 65536次了。 (文:数位之墙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上一篇:投资人不是你想的那样
 

■ 历史上的今天

 

创业者该如何撰写商业计画书 - 2009/11/01

开放,将我们带向何方(一)不开放就没法垄断 - 2008/11/09

社交网络的秘密(三)生人熟人不可偏废 - 2008/11/02

M 型化的未来(四)富人穷人大不同:思维 - 2007/11/04

Web 2.0 革命(十)3.0 大未来 - 2006/11/05

你必须正视的竞价排名广告 - 2005/11/06

逝去的电子报营销年代 - 2004/11/07

ADSL:科技营销的瓶颈与突破 - 2003/11/09

垃圾电子报 - 2003/11/02

从网上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五) - 2002/11/03

网络即将回归电信行业 - 2001/11/04

达康的冬天 - 2000/11/05

CD 交换中心的启示 - MP3的未来 - 1999/11/07

经营门户网站的战略思考 - 1998/11/05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 ,51.com总裁助理暨新闻发言人。目前担任51.com战略顾问及PayEasy大陆市场顾问,并于著名天使投资嘉丰资本担任投资合夥人,专事投资科技初创企业。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