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要求“狠抓应试教育”错在“言行一致”
盛大林
今年7月,山东省沂水县政府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要求狠抓应试教育。文件提出,严格落实教学目标责任制,各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将任务分解到班级,明确到每一名教干、教师,切实增强教干、教师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明确表示,沂水县的做法背离了中央有关教育改革的精神,背离了山东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和具体部署,他们还像在经济生活中只抓GDP而不顾其余一样来抓教育,非常片面。沂水县的做法,名义上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从根本上讲不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不符合广大人民培育合格人才的根本利益。有关专家认为,沂水县的做法暴露出一些政府干部的错误教育政绩观,显示教育改革阻力很大、任重而道远。(据11月4日《京华时报》)
诚如张副厅长所言,沂水县的做法违背了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也确实不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但,不抓应试教育,人民就会满意吗?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就不必赘述了,大道理无人不知。但张副厅长应该承认,逐级接受教育是成才的主要通道,名落孙山虽然也有可能成为合格人才,但那只能是“小概率事件”。素质固然重要,但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升学——素质教育搞得再好,孩子考不上大学,家长是不可能满意的!事实上,沂水县政府之所以下达那份要求狠抓应试教育的“红头文件”,直接的原因就是该县今年的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广大群众很不满意。换句话说,沂水县就是为了让人民满意才高度重视应试教育的。
张副厅长还拿“唯GDP”现象来说明狠抓应试教育的片面性——这个类比做得太好了!即使他不说,我也准备拿它作为例证,因为“只抓GDP”与“狠抓应试教育”实在太像了,简直就是异曲同工。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既要发展的速度,更要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唯GDP是举”……大家对这些话肯定都耳熟能详,因为“红头文件”上、媒体报道上,随处可以见到或听到这些口号,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实际情况怎样呢?如果眼睛没有被蒙上,你就必须承认GDP一直都是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保八”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文件上提倡“又好又快”,行动中依然“又快又好”;说起来“素质教育”重要,做起来“应试教育”重要……说一套,做一套,“挂羊头,卖狗肉”,这就是各地的现实。地方政府之所以这样阳奉阴违,当然可以说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指挥棒”在发挥作用——地方“唯GDP”主要是因为GDP是干部考核体系中的第一指标,各地狠抓应试教育主要是因为以高考为代表的考试是我国人才选拔的主要途径。
这么说,并不是想证明沂水县政府下文件要求狠抓应试教育是对的,而是想说他们的做法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如果追根究错,根源也在于教育的制度和环境;沂水县错了,主要错在“言行一致”,从而把“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如果沂水县也像其他地方一样,文件上大讲素质教育,行动中狠抓应试教育,就什么事儿也不会发生。
如果真要推行素质教育,还是先从制度和环境上下工夫吧——别把板子只打在基层教育部门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