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亮:睿智务实的力诺瑞特少帅


   作为职业经理人,关注更多的可能是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问题,而今天本文的主人公文哲亮,他却呼吁更多和他一样的人关注我们的行业,关心企业员工和老板。他被同行称作“力诺瑞特少帅”,35岁的年龄却在太阳能行业摸爬滚打了近10年。他以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著称,顾大局、工作有前瞻性是他的又一大特点。他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太阳能行业的同行要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中高温利用”作为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方向。
    作为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爱好旅游、游泳、探险,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2000年进入太阳能行业,2002年进入力诺瑞特,从经销商、市场部部长一直到今天的副总经理,从企业VI图案设计到发展的每项决策,可以说力诺瑞特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但是,他始终秉承“事要做大、人要做小”的原则,在任何场合对自己的经历都闭口不谈。
    2009年,力诺瑞特8岁了。8年来,力诺瑞特的发展历程用文哲亮的话讲走了很多弯路,也付出了很多,有鲜花也有泪水。8年来,力诺瑞特在不断的进取与创新。8年来,他始终信奉一句话“坚持下去,一定有所改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始终以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今天的力诺瑞特,他不想过多地自夸所取得的成绩,而是要更多地提醒太阳能行业的企业家们,在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的同时,不应急于“称王称霸”,在太阳能行业“称王称霸”时间还为时过早,太阳能行业还是一个浮躁的行业,太阳能行业的企业家们要更多地去联合,更多地去历练。
                                                                产业链布局不能影响主业
    笔者:据了解,目前力诺集团的太阳能产业链布局非常完整,太阳能毛坯管——太阳能镀膜管——太阳能光热、光伏产品(工程)——节能环保材料等,在行业的位置极为突出。完整的产业链会给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带来什么好处?
    文哲亮:力诺集团拥有从矿山——高硼硅玻璃3.3——太阳能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太阳能光热、光伏产品(工程)——节能环保材料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可以说是中国太阳能行业产业链非常完整的一个企业。其实力诺集团介入太阳能行业是从上游产品开始的,从上游到下游一步一步逐渐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产业链条在中国太阳能行业是独一无二的。在行业的竞争中,完整产业链的布局也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和巨大优势,为力诺集团后期发展奠定了综合的竞争优势。
    第一,完整产业链可以有效保证产品品质,可以保证产品规模化的生产,使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更高的保障,从规模上来讲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这种规模也能保障整个生产和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
    第二,完整产业链可以共享行业的上下游资源及信息,这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我们可以通过上游了解下游,下游通过我们了解他们竞争企业的情况,同时使我们更快捷、更方便地去了解整个行业。
    第三,完整产业链可以提供研发上更多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般的企业只能针对产品主机系统研发,其他方面的研发只能靠外围的加工厂家,而我们就可以从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提升我们的综合竞争实力。
    完整产业链必须是有实力的企业才可以布局。我也想在此提醒太阳能行业的同仁,完整产业链是一种很好的产业布局方式,但是太阳能企业整体实力及规模还比较小,不应该是大而全的,更应该注重分工协作。力诺集团能够形成这样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具有特殊背景和环境条件的。我们是先做上游逐步做到中游再做到下游,如果我们很多的下游企业反向逐步做到上游,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产业链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盲目布局完整产业链的做法会影响主业的发展,会给企业带来某种力量上的分散。现在,各地政府都在组织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是一种产业链的形成,对身处其中的企业展有绝对的好处,同时也是引导太阳能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联合起来才能做大做强
    笔者:太阳能光热行业通常有“四大天王”之说,力诺集团便是其中一家。目前给行业内大部分人士的印象是,一提到力诺瑞特就会想到力诺新材料+力诺瑞特太阳能。作为力诺瑞特的常务副总经理,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文哲亮:现在谈太阳能产业的 “三大寡头、四大天王”,还为时过早。现在太阳能产业是一个高度分散的产业,基本上没有特别突出的领军企业,规模上还没有形成寡头式的市场份额。目前80%的市场份额被中小企业所瓜分,行业中不管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发展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论资排辈有点早,我们的企业应该一心一意去谋求发展,毕竟这个产业的年产值才400多个亿。海尔一个企业的年产值就1000多个亿,一个企业的年产值相当于我们整个行业年产值的两倍还多。这个时候,应该是我们企业练内功、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时机,这也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工作。
    任何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领先或者是落后可能都是暂时的,未来的两三年内或者是更短的时间,很难说我们的竞争会不会出现新的格局。我们现在要关注的不仅只是太阳能行业内部,我们面对的竞争也不仅只是所谓的“四大天王”,我想我们的竞争对手还有可能是来自外围的资金或资本,像现在的世界500强企业GE、BP等,他们都在关注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并且他们也都有意进军太阳能行业,我想这也是行业及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外面的“狼”来了,这应该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当然现在行业的竞争态势也很激烈,“四大天王”之间内部的竞争,传统企业和家电型太阳能企业的竞争、新能源企业和常规能源企业的竞争等等。我们太阳能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只有我们行业这个蛋糕越做越大,我们每个企业才能从中获益。
    另外,力诺瑞特和力诺新材料在行业内会被认为是一家,我想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本来就是作为一个集团公司下面的两个子公司,从名称本身就给人产生联想。然而我倒觉得,不管是力诺瑞特还是力诺新材料对太阳能产业的看法都是一样,我们支持中国太阳能行业做大做强,而不是局限于目前的现状。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我们与力诺新材料既是上下游关系,又情同手足。我们要联手把中国的太阳能行业做起来,而不能只是努力发展自己的空间。同时我们还要和竞争伙伴合作,这种合作除了商业利益外,还有一点就是要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这是我们整个力诺集团的理念,也是力诺整个大系统的理念。
                                                                 力诺+瑞特的合作优势
    笔者:力诺瑞特这个品牌是由力诺+瑞特组成,行业内也都知道这个品牌是由力诺集团和德方瑞特集团组建的,你能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公司的情况吗?您认为力诺+瑞特的优势在哪里?未来的规划是不是要延续这种合作模式?
    文哲亮:第一,力诺+瑞特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企业形成的结合体,是1+1大于2的性质。力诺瑞特是行业内唯一的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很大的一部分优势来自合资企业,力诺瑞特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力诺专注于太阳能基础的原材料,它是一个以规模见长的企业,它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和很好的市场基础,同时它是一个适合中国文化的土生土长的企业,同时它是一个机制比较灵活开放的民营企业,有着博大的胸怀,可以接受很多新鲜事物,它是既年轻又活泼而且冲击力强的一个企业。瑞特公司恰恰相反,它以技术而见长,它的规模并不是欧洲最大的,但是它在太阳能热利用尤其是在太阳能真空管技术、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空调、太阳能中高温等方面都有特长。两个企业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一方面利用了中国太阳能大国的优势,从市场、原材料方面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德方又把世界太阳能强国的优势整合在一起,我们形成了一个强强的联合体,我认为我们的合作本身就是一个优势。
    第二,双方技术上有合作的优势。力诺和瑞特进行合作后,很多的成熟技术来源于欧洲,我们引进吸收创新,形成力诺瑞特自己的东西。这并不是很简单地去模仿和复制,而是通过消化吸收之后形成我们独特的技术,形成我们自主的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
    第三,双方合作形成管理优势。我们拥有与德方合资的背景,在前期规模并不大的情况下搭建的管理架构非常完整,十分有利于我们将来规模化成长及以后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升级。
    第四,国际市场和国际化品牌的优势。作为力诺瑞特合资品牌本身而言,国际化的要素在行业内是独一无二的。力诺瑞特始终把国际化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国际无外乎是市场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市场国际化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覆盖了销售网点,我们目标是经过我们的不断创新和改变,我国的太阳能产品能够成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核心典型。在品牌国际化方面,我们双方的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已逐步得到业界的认可,这种认可在品牌提升上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力诺和瑞特的合作已不是简单的“恋爱”关系,我们已经“结婚生子”,力诺和瑞特不仅要做下去,而且应该是永远做下去,我们希望把这种合作的优势永远继续下去。
                                                                     下乡不是“救命稻草”
    笔者:在目前推进太阳能下乡的大潮中,力诺瑞特高层一直强调,太阳能产品不但要“下乡”更要“进城”。力诺瑞特在具体的操作中有没有侧重点,针对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又是如何运作的?
    文哲亮:太阳能下乡把太阳能行业的声音放大了。太阳能下乡不仅仅是一次商机,对于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存在挑战,太阳能企业要借助这次家电下乡,不断地升级产品研发及快速应对市场的能力,同时渠道管理也要升级。我们不仅要学习家电企业的营销模式和策略,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家电行业的成本领先战略。在太阳能行业还有好多企业借太阳能下乡的机会大搞额外的渠道补贴,这种现象我认为是太阳能企业在管理上还没有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真正微利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多地拼的是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深度剖析太阳能下乡,它对某些企业来说不一定是商机,对市场来讲也不是 “救命稻草”。太阳能下乡只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活动。我们不仅要关注产品下乡,我们更要关注品质下乡、服务下乡、技能下乡、品牌下乡,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整个太阳能产业因为下乡形成一个有序的提升。
    我对太阳能下乡的重要意义是认可的。我们组织了专门的团队,组织了专业生产线,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应的备案工作,我们的推进工作一路顺风顺水。
    在太阳能下乡的问题上,我的观点是既倡导关注下乡,也不能把所有人的精力都耗在下乡上。如果都去关注下乡的话,可能将来就会面临一些新的危机。我在很多场合也举了冰箱的例子,在我们都去关注农村产品时候,都在关注低端产品开发的时候,像4开门的大容积产品,已经被伊莱克斯、西门子这些国外品牌所占领,而这个时候我们国内的企业再返回来研究和开发那些高端市场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前期的成本。
    在“下乡”的同时,我们提出了“进城”,来改变我们现有的格局,要让中高端产品能够更多地满足高层建筑需求,在城市里获得应有的地位。同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工程市场也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做的进城计划。只有农场和城市并举的时候,我们太阳能产业在国内市场才能更有竞争力。当然我们也要“出海”。我也提倡更多的企业家去关注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每年有350亿美金的市场需求,而国内市场只有45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份额,我们应该去扩展更多的国际市场空间。当然“出海”是要有内功的,要是内功没有修炼好,盲目的“出海”会造成更多的损失。在“出海”问题上,我也建议我们国内的企业也不要一窝蜂地关注国际市场,在保证品质和质量的要求下有条不紊地、有策略地“出海”。
                                                                 找到属于自己的DNA
    笔者:业界目前有一种声音,太阳能下乡必将导致行业的洗牌。太阳雨在提出新领军品牌、行业有声音称桑乐已是单品牌行业老大,你是怎么看的?同样作为领军企业,力诺瑞特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来直面竞争?太阳能行业会不会迎来行业霸主新的争夺战?
    文哲亮:我认为市场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市场是检验我们企业的唯一标准,我们也不急于去称王称霸,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扎扎实实地去发展。我们全行业才有450多亿的市场份额,前10位才占22%的市场份额。作为太阳能企业称王称霸的时间还为时过早。我认为更多的太阳能企业应该多向家电企业去学习,多去合作、联合,现在是集中精力做市场而不是瓜分市场的时候。
    其实太阳能市场的激烈竞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我认为不管是新霸主还是老霸主,我们力诺瑞特始终坚信要把内功做好,把工作做到位,这才是目前重要的工作,我们还真没有去在意这个事情。
    我在第三届中国品牌节上讲到品牌的DNA,其实每个品牌都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属于自己的DNA,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我认为,大部分的太阳能企业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DNA。力诺瑞特品牌的DNA是很明确的,力诺瑞特是一个中德合资企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任何人对我们企业的感觉是和其他企业不一样的,我们的东西也是别人学不到的,我们骨子里就有着国际化的DNA。同时,DNA里面也很明显地体现了力诺瑞特的差异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中高温是企业发展的特性。
    我在不同的场合谈到太阳能行业的微笑曲线,其实中国是太阳能产品制造大国,OEM大国,是加工基地,但是在技术和品牌的问题上,我们连小学生的程度都不到,是完全的弱势。现在大家都在拼你是第一我是第一,谁是领军,其实争论的是谁的制造量是最大的,这个问题现在谁也没有办法去证明。
    做冠军,除了实力还要讲究智慧,正如孙子兵法讲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整个行业这么浮躁的情况下,我们更希望通过智慧来取得第一。力诺瑞特做太阳能行业的霸主信心很大,但是我们的霸主不是做中国的霸主,我们要做世界的霸主。在做世界霸主的同时,我们不简单做销量的霸主,我们要做技术和品牌的霸主。
                                                              大美国际是力诺瑞特信赖的朋友
    笔者:目前媒体进入多元化时代,随着世界兴起的新能源热,越来越多的媒体在关注太阳能行业。《太阳能信息》报作为行业媒体之一,你认为我们为企业和行业还应该做哪些工作?希望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一些宝贵意见。
    文哲亮:大美国际资讯及旗下的《太阳能信息》报是我们多年来信赖的朋友,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了解到目前的好朋友,我想是经历了时间检验的,这也是我的心里话。经过8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双方走的越来越近。媒体进入多元化时代,但媒体作为宣传交流平台的作用是没有变的,《太阳能信息》报是中国热利用产业,包括光伏产业领域中最有影响、最具专业的一份杂志。和大美国际资讯合作,感觉心里是比较踏实的。非得叫我提点建议的话,我希望大美国际资讯以后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这些方面:能够帮助太阳能产业扩充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思维,能够让我们结交行业以外更多的朋友,结交像房地产商、建筑商、政府部门人员等这样的朋友,不断拓宽大家的视野。
                                                              力诺瑞特的文化与团队
    文哲亮在采访中说,企业的发展是基于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基于企业发展的平台,力诺瑞特成长和个人的成长是相依存的。公司的每个人都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形成了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和谐的关系。力诺瑞特敢于大量地启用年轻人,而且不怕用错人,让年轻人大胆地去发挥,如果犯错误,只要犯的不是本质错误,而是经验和方法不成熟造成的,都是可以原谅的。力诺瑞特拥有一支年轻而富有经验的研发团队、严谨又充满创新精神的生产团队、活泼而又执着的营销团队、多元化而又富有凝聚力的管理团队,这是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源所在。
    企业经营最大的成本是时间,不仅仅是企业存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体现效率的概念。力诺瑞特更重视管理在企业经营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从研发、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各个环节贯彻“顺”的理念,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差异化经营、竞争。近日,我们刚刚斥资千万和德国著名的SAP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打造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汲取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和商务运营经验,以开创运营的精益化和集约化时代,这也是整个太阳能行业集约化发展的开端。
    力诺瑞特的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企业文化中渗透了中国文化的宽厚与忍耐,同时融合了德国文化的积极进取和严谨,两种文化在不断碰撞中磨合进而协调,形成了现有的独特文化。力诺瑞特文化是阳光文化,也是进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