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敦煌 从丝绸之府到丝绸之路


 

从杭州到敦煌 从丝绸之府到丝绸之路
 
承蒙主办方对我的错爱,在常嘉煌先生在杭州举办画展之际受命撰写本文。
 
从杭州到敦煌,从丝绸之府到丝绸之路,虽只一字之差,却遥隔千里;一个是江南的灵山秀水,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上帝的恩宠之地;一个是塞外的绝尘戈壁,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映照下的莫高窟。
 
而在67年前,在孤绝的塞外,出现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杭州人,他放弃了法国巴黎的优越求学生活,和西子湖畔的秀美景色,投入了日后长达50年敦煌莫高窟的拯救保护工作;在25年前,他又把这个夙愿转交给他的爱子,将这样的事业继续传承光大。
 
这对血脉埋藏在西子湖畔,却把生命交付大漠戈壁的父子,就是日后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和“敦煌之子”常嘉煌先生,也就是今天画展的主人。为了对父亲一句简单的承诺,嘉煌先生不辞辛苦,筚路蓝缕,在敦煌莫高窟继续耕耘了25年。
 
60多年前,敦煌是一个条件异常艰苦,不为世人所知的无名小镇,即使是今天,物质条件仍然远不能和富庶的江南相比,是什么样的精神动力使两代父子遵从一个使命的呼唤,坚守经年,不弃不离?
 
如果你看了嘉煌先生的画作,就会知晓这样的精神动力来自何处——敦煌的伟大,在于在一片阳关都因千年的风沙化为土堆的荒凉戈壁上,诞生、存留了美轮美奂、穿越历史时空,有如凝固的交响乐的石窟艺术。在这里,佛陀与神灵共面戈壁荒月,飞天与丝竹齐舞祥云西天。在敦煌,一部始于北魏,鼎盛于唐宋,重新崛起于21世纪,跨越了1000年历史时空的史诗画卷,在我们面前辉煌地展现。在中国的敦煌,在中国的莫高窟,铸就了一座足以傲立于人类文明史册的艺术殿堂!
 
而嘉煌先生多次提及他为何要拍卖画作:“是为新敦煌集资,父亲1942年和1946年的两次个人画展为敦煌集资,我步父亲后尘,在日本十年间的近20次画展也是为石窟集资。真正的艺术家从来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我要对得起在天的父母。”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嘉煌先生曾多次拍卖其画作,目的只有一个,继续拯救敦煌的石窟艺术,继续开创新敦煌的历史篇章。
 
 
如果你能解读嘉煌先生的画作的话,你不仅会相隔千里,真切地面对一座座殿堂中的传世经典,更会进入嘉煌先生的内心世界。
 
孤独的行者、璀璨的星空、端详的佛陀、流动的飞天、月满风高下的莫高窟、泛光的珠峰、飞翔的仙鹤、日落中的苍茫戈壁,嘉煌先生以区区方寸之间幻化出一个出入于现实与精神世界的内心的宇宙
 
但你也更能看到嘉煌先生,与星空、与时间、与苍穹、与佛祖、与山峦、与落日、与荒漠戈壁,与一个个不知名的古代画匠宗师的心灵对语。
 
 
在常嘉煌先生所有写实作品以外的两幅画作,最值得体味。
 
一幅是珠峰与仙鹤主题的作品。在远处金色光芒映照下的珠峰,一群仙鹤高傲地飞行,泛光的远山和飞翔的仙鹤形成了一组奇妙的对比。现实中,仙鹤是无法飞跃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的,缘何有这样奇异的对比?为什么是仙鹤,而不是天鹅、苍鹰或者其他的飞禽?
 
这源于嘉煌先生幼时读过的童话故事,一对夫妇收养了一只受伤的仙鹤,精心抚养,直至离去;而当这对夫妇年老体衰,潦倒不堪之际,这只报恩的仙鹤回到夫妇身边,拔去身上绚烂的羽毛,供老年夫妇换得家用。
 
在嘉煌先生心中,仙鹤是“报恩”的象征,嘉煌先生也自然以这样的主题向所有支持、信任敦煌事业的社会各界表达“感恩”之情——正是这些支持和信任,使仙鹤,作为领受上苍恩宠的灵性的飞禽,拥有了飞翔高天,跨越珠峰的勇气和力量。
 
另一幅是玄奘主题的作品。画作主题的选择已经表达了作者的志愿和意向。玄奘,在一片苍茫无际的戈壁与无垠时间历史的交错点上,带着蚁虫一般的卑微渺小,以及信仰和内心的强大,独步前行。玄奘这一主题相信是嘉煌兄和常书鸿先生历史、现实和内心的写照。
 
而在敦煌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将有千千万万的玄奘,如同愚痴的嘉煌先生,和在座的各位,曾经并将要延续这样的奇迹。
 
艺术家的伟大之处,不完全在于其才艺的高超,更在于其作品中所投射出的灵魂的光芒,以区区画作构建一个“内心的宇宙”,这种光芒,可以掩盖阴霾,历经沧海,感动普世。
 
 
笔者曾在今年10月有幸亲临了西湖的烟花节,夜晚的西湖,在一支支神形各异、璀璨烂漫的烟花下,映衬得美不胜收。人生当享如此美景,为何两代敦煌守护人偏偏弃此美景,为何敦煌的守护人偏偏出落在浙江杭州?
 
在一片灵山秀水美景之下的浙江,更有令人敬畏的力量,一曰“奋斗”,二曰“感恩”。正是这两股令人敬畏的力量,创造了在座各位,乃至整个浙江省商业上的奇迹。浙商以自己艰苦不懈的勤奋、努力,聪明和情义,在短短不到30年时间里,创造了财富的辉煌。
 
常书鸿和常嘉煌两代父子身上,正是流淌着杭州人“勤奋”、“奋斗”、“感恩”、“情义”的血液。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走的是同各位一样的创业之路,这条路,艰辛、曲折,不易为人解,但也随着时间的延续,得到越来越多同道人的信任、支持和理解。
 
财富的积累是艰辛,财富的价值在于传承,使得子孙蒙荫——艺术也是同理。而艺术传承的价值更是财富的放大——因为它可以不仅使你自己的子孙蒙荫,也惠及他人,惠及社会,这是为什么西方的艺术市场可以经久不衰。
 
浙商已经在中国创造了全球瞩目的商业奇迹。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也必然伴随着兴起——历史上所有大国的兴起必然伴随着本国文化产品的增值,19世纪的欧洲,20世纪的美国,莫不如是。而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产品则更是浩瀚如海。新近文化市场收藏品的活跃,论语的热门,茶道的兴起,则是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必然表现。
 
中国,将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不仅向全世界展现财富的力量,更要展示文化的光辉。50个世纪的沧桑沉浮,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将向世人展示其雄浑深厚的底蕴,将以更为宽厚包容的姿态,吸引容纳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
 
新敦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出现——新敦煌,不仅要传承历史的厚泽,还要发扬未来的光芒。敦煌是中国文化之集大成者,投资敦煌艺术,是投资中华文化的缩影,投资新敦煌,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嘉煌先生,如同一位愚痴的玄奘,将在世人瞩目的感动中,继续踽踽独行;
 
千千万万愚痴的玄奘,将加入嘉煌先生的行列,步入这条将敦煌的艺术推向世界,推向历史,推向未来的梦想之路;相信其中一定有你,“奋斗”和“感恩”的浙江人。
 
祝画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