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杯电子大赛成就了什么?


轰轰烈烈的2009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结束了,众所周知本次大赛以高奖金和实践性以及促进就业的名头吸引了各路院校的选手前来参赛,可谁又知道,这次大赛到底成就了谁,又成就了些什么?

挥着翅膀的女孩

奋进精神已经不仅仅在奥林匹克这样的国际赛事中体现,在这次全国电子大赛上,一个女孩仅仅用一只手和一张嘴,去完成普通人用两只手也很难完成的精密操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女孩的倔强和坚强。

    这个女孩叫做杭璋俊,上海市长宁区人,出生就右手肢体残疾,杭璋俊并没有因为天生残疾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相反,她时刻保持着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态度。03年以零志愿从长宁区考入上海市重点中学曹杨二中,06年高考考入上海大学基础教学强化班。经2年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大三时自主选择转入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现为上海大学大四学生。曾参加教育部2009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获成功参与奖。

    2009年5月31日,杭璋俊参加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据当时的监考老师介绍,她的焊接都是用嘴衔着电烙铁完成的。

    大赛组委会特邀杭璋俊同学参加全国总决赛,但成绩并不计入比赛结果,我们不会以现场时间为标尺来衡量她的技能,她的参赛本身就是对此次大赛的肯定和鼓励。

    大赛组委会评审组有感于杭璋俊同学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一致决定授予杭璋俊同学大赛组委会特别颁发的“奋进奖”。

    我们的大赛没有感人的事迹只有坚强的人生,我们欢迎璋俊的到来,更期待像她一样的孩子们,百折不挠的在天空中以毫不畏惧的果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自由飞翔。

奋进奖颁发过后,所有人起立,热烈鼓掌,经久不息,为“挥着翅膀的女孩”喝彩。

特等奖成焦点

本次大赛的特等奖金高达10万,是各类电子大赛中最高的之一。三个组别的特等奖选手瓜分了这30万的奖金,获得了本次大赛的最高奖项,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成就了自己的成功,也为学校和老师争得了荣誉。

他们用比赛成绩赢得了所有选手的尊重。

其他选手虽败犹荣

在颁奖典礼现场,每宣布一个奖项,便有一阵欢呼声响起;每一次学生领奖,都会响起一片掌声;每一个来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收获了一段不一样的锻炼和人生的阅历。

评审组一位专家在评审后对我们说,“这次比赛的难度很高,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选手,都可以申请做我博士生和硕士,如果想到别的学校,我也可以推荐。”

由此可见,其实获奖与否都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只要自己亲身来参与,就会比别人收获更多。

学校收获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培养学生的新思路

为了鼓励学校的参与和对大赛的支持,大赛还评出了优秀组织单位和优胜学校,学校也纷纷派代表上台领奖。

在网上看到一个稿件,是某学校带队老师回到学校接受学生记者专访时说的话

Q:请问学院是否想要培养新的选手,给我们的参赛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如果有,能给我们这些有志参加比赛的新同学一些建议吗?

A:我们准备一级带一级,毕竟06级的同学也快要毕业了。我们已经找到一些有兴趣、有能力的07级同学去观摩比赛,接下来我们准备从08级同学中选拔一些同学进行培训。要参加比赛,首先要有兴趣,毕竟培训和准备会占用很多课余时间,没有兴趣很难坚持下去。其次,扎实的基础也是很重要的。比赛题目中不仅体现了同学对先进的电子产品开发工具和软件的熟练运用,还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扩展,同学们了解一下往年的全国电子竞赛题目就能明白。希望有意参加比赛或者对电子设计有兴趣的同学,在学好基础课程的同时,多动手实践,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

别的不说,单是这样的老师和学校这种育才的态度,也足够我们敬佩的了。

积极乐观的参与者

一位网名叫“轩辕”的同学最近在网易上写了一篇题为“天华杯小结”的博客。在这篇博客里面,他感慨自己原本信心十足,但参加完大赛选拔赛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的要求之间,原来存在如此大的差距。

通过“轩辕”同学的博客更新,我们知道了他最终还是“幸运地”进入了决赛。

我们希望,所有参加过大赛的学生,都能够像“轩辕”同学一样,正视在竞赛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缩小这种差距,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促进就业,造福企业

这次大赛不只是来自学校的选手的比拼,对企业来说更是挖掘人才的理想场所。

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张素龙经理代表企业发言时说,浦东软件园将为优秀的获奖选手送上一份大礼,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在软件园企业孵化器内,进行为期1年的免费创业活动。另外,软件园将推荐优秀选手前往SAP、花旗、SONY等园区内知名企业参加实习并提供创业或就业的免费指导和优惠实践。

由此可见,本次大赛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学生的学科知识竞技比赛,而已经成为了连接学生与行业的一个重要的桥梁,让学生通过比赛获得机会,取得经验,在锻炼自己能力,挖掘自己潜力的同时实现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的坚实踏板。

小结:

大赛到底成就了什么?相信每一个参与的企业学校和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能说的是,这次大赛对每一个参与者来说确实是一件共赢互利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