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帝国的两极艺术


世俗帝国的两极艺术

 

——“毛喻原版画展”序

 

 十九世纪欧美社会绚丽夺目的光环背后,潜伏着天堂地狱两极世界之间的对峙。黑与白,爱与恨,极乐与深悲,无路可去,咸与纠缠在木刻天地里。无论丢勒的神学作坊还是柯勒惠支绝望的母爱,无论《海底两万里》以舰为命的悲情船长,还是《白鲸》滔天巨浪与庞然大物之间永恒的较量,无不透露出近代西方浮士德式的宿命与救赎冲突。

宅心圆通的李叔同和禀赋特异的周树人几乎同时将现代木刻移植中国。后者以其唯物史观将木刻喻为被压迫阶级的艺术。果然,从延安到北京,古元们挥刀抡凿,木刻成为革命文艺的不二利器。

毛喻受野夫、世存邀请西游云南大理,路见民间手艺人刻木为生,殊受启发,遂回四川乐山遍寻旧家具市场。正在无觅时分,忽有黑木一方现身眼前。喻打开背包,掏出刻刀,初试锋芒,但见黑白流动,不滞不涩,线条绝佳,功效奇妙。又闻该黑木名“吉板”,德国技术。如此,康德、荷尔德林、海德格尔和里尔克等形象纷至沓来。如此,一百块“吉祥板”飞越峨眉岷江,老毛立即以其独有的精气与神力走锋游刃,一百余名友人神形渐丰,惟妙惟肖……

老毛于是在红色帝国京都矫正木刻宗旨,以人为本。深陷浅凹,攻其轮廓,逮其魂魄,穿梭其皮囊抵达其灵台,入木永恒。

如同《永恒的孤岛》等神韵独注的作品一样,老毛为此俗世创制其“一人宗教画”系列,又为朋友凿开一片黑白两极之新世界。削除一切附庸,唯存神质流芳闪幽,洞开我们时代的底蕴……

                                      

                                                     王康

                                            2009年11月2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