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投+保荐” 利益输送的新模式


       
 
    创业板第二批8家公司股票的发行工作已于12月8日拉开了序幕,根据安排,这8家公司股票将于16日正式上网发行。

    从这8家公司的发行来说,除了8家公司及其大股东是最大的赢家之外,国信证券无疑是另外一个大赢家。在这8家公司中,国信证券保荐、承销的公司就有3家之多,分别是金龙机电、钢研高纳以及阳普医疗。不仅如此,国信证券还是这三家公司的股东,其旗下全资子公司国信弘盛均参与了对三家公司的投资,其中金龙机电是今年3月投资的,以每股2.68元购入700万股,占发行前股本的6.54%;阳普医疗也是今年上半年投资的,国信弘盛以2.8元/股价格购入380万股,占发行前股本的6.8%;钢研高纳也是国信弘盛在今年5月以4元/股价格买入35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3.99%。国信证券既赚保荐承销费又赚投资收益,可谓“双丰收”。

    其实,这种既做股东又当保荐人(承销商)的“直投+保荐”的业务模式,在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就已经存在。如中信证券旗下的金石投资,于2008年6月以8元∕股认购了机器人320万股;2009年5月,金石投资以13.2元/股的价格认购了神州泰岳210万股。而中信证券就是这两家公司的保荐人。又如保荐银江股份上市的海通证券,其控股公司海通开元于2009年3月28日每股5元的成本,认购银江股份150万股份。而这种“直投+保荐”的模式,带给当事券商的收益显然只能用暴利来形容。以中信证券与海通证券为例,除了获利相应的保荐、承销费用外,其直投收益目前均超过8倍。也正是基于这种暴利的诱惑,有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选择“直投+保荐”的模式。

    “直投+保荐”带给券商的利益有目共睹。但这种模式存在一个致命伤就是,券商作为保荐机构的公信力荡然无存,职业道德彻底沦丧。作为保荐机构来说,在保荐企业上市的时候,理应客观公正,但当保荐机构自己又是公司的股东的时候,保荐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是想公正也都公正不起来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这些券商在直投时,往往都是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股份;而在保荐上市的时候,又都竭力高估公司的投资价值,抬高股票的发行价格。

    不仅如此,这种“直投+保荐”模式甚至涉及到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问题。即券商用自己保荐人的特权来牟取获得所保荐公司的廉价股份,进而在股票上市后获取暴利。这种做法,从券商的角度来看,是以权谋私;而从所保荐的公司角度来看,则是一种利益输送,与“老鼠仓”没有什么两样。

    因此,为维护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切实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监管部门有必要尽快叫停券商“直投+保荐”的业务模式。

    http://paper.cs.com.cn/html/2009-12/10/content_60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