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现象和丁字形结构


     

天花板现象和丁字形结构

徐晓

 

最近,我注意到了两则新闻:一是新一期《人民论坛》杂志关注了中国官场晋升的天花板现象。调查显示,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只有大概10%--15%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的天花板官员群体。《人民论坛》的调查说,一些仕途升迁无望的官员,会出现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甚至抓紧机会贪污腐败等心态,对官场造成危害。

另一则是重庆的新闻:近日,重庆社科院多位专家联手完成了2008年度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专家认为,重庆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形(129日华龙网)

专家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占据人口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处在丁字的那一横上;而一竖主要是代表着人口规模不大的社会管理者或者说领导群体。这一社会阶层状态,与公众对目前社会阶层分布状态的感知非常吻合。很明显,虽然这个研究结果有着重庆的地方特色,却也是我国目前社会阶层分化状态的真实写照。

   

与天花板现象相关联的新闻是考报公务员持续火爆,2009年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全国共计报名确认人数为775418人,比2008年增加了133600多人,增长了2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也是三年来首次超过4000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一职已经有4584人争报。较之2008年最高供需比35921已是“更上一层楼”。

为什么报考公务员如此高热不退?有分析说,主要有四大好处:稳定、权力、待遇与社会地位。其中最诱人的,是公务员的权力与地位。公务员的特权与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在当下不但没有丝毫消减,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流风所及,连小学生也削尖脑袋争当班干部,过一把“官”瘾。而官本位思想主导下的社会,官大一级压死人,所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只要进了官场,怎能不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往上爬?但官位有限,想当官的人数无穷,于是“一些仕途升迁无望的官员,会出现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甚至抓紧机会贪污腐败等心态”,这只不过是官场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已。

笔者当了多年的政协委员,与大大小小的官员有过多次打交道的机会。有职有权的官员是炙手可热,威风八面,不可一世;我曾亲见正职训斥副职像训斥儿子一样;会议上,一把手就是一言谈,副职根本没有多少说话的机会;酒席上,权力就是最好的春药,官大者满口春言,拿下属的老婆开玩笑已是见怪不怪。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越是大权在握的高官越是容易出现贪污。仅20091—10月份,全国就有数十省部级贪官先后被中纪委、公安、司法部门查处、立案或审判。省部级官员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原主任朱志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同海,公安部原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郑少东,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党委委员王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

地方要员如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福建省委原常委、秘书长陈少勇,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天津市原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皮黔生等。

大贪官如此,地方各行各业贪官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2009年轰动一时的如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原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重庆市司法局局长,原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文强等。

已暴露的贪官数量惊人,未暴露的贪官数量不会更少。即使不贪,官员的国内外考察、三公消费等明显的好处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因此,即使只有大概10%--15%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也不影响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持续高涨,古人早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一方面是天花板现象,另方面是丁字形结构。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处在丁字的那一横上;而一竖主要是代表着人口规模不大的社会管理者或者说领导群体。一横的普通民众是数量庞大,地位低下;一竖的领导群体地位尊贵,高高在上。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应当引以为自豪的。但有数据显示:中国极度贫困人口2亿,贫困人口超4亿,极度贫富悬殊超印度。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是:以每天PPP1美元的极度贫困线为标准,2004年中国赤贫人口2亿,占全国人口比例15%。在实际生活中,中国有2亿人平均每天实际消费水平不足0.42美元,3.6元人民币!2007年,每天平均消费不足ppp2美元,即7.2元人民币的贫困人口4.3亿人,占人口比例约32%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湘泉日前作客人民网,引用财政部的最新调查表示,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10%最低收入的家庭财产总额只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

据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表明收入分配已相当不均。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数,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日本的基尼指数是0.25,欧洲是0.32,印度是0.33。而曾湘泉列举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到2007年已达到0.473。由此看来,中国的贫富悬殊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危险的境地。

值得探讨的是天花板现象与丁字形结构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不能说一定就是天花板现象导致了丁字形结构中下层民众数量过于庞大,但形成天花板现象的官僚体系肯定不利于消除丁字形结构,或说得更直接一点,权力过于集中的官僚体系导致了下层民众的上升空间的过于狭窄。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甚至抓紧机会贪污腐败等心态”影响了干群关系,导致了官民紧张,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不争的事实。

    消除天花板现象在目前的体制下似乎还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如何加强有效的权力制约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报告早已出台,但权力是否已经在阳光下运行则还有待观察,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的健全还有待时日。

公务员报考何时不再火爆,天花板现象何时不再那么突出,各行各业何时都有健康有序的上升空间,丁字形结构何时能变为橄榄型结构,这是需要我们社会各界但主要是社会管理者或者说领导群体共同努力的。2540

 

200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