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警方披露的“涉黑案无良律师造假内幕”案中,重庆“放水”公司等黑色产业链的重要表现特征是:黑恶团伙以高得惊人的利息放贷,而后通过暴力收债,从中牟取巨额不法收入。此前,据各种媒体报道,重庆警方披露的数据是,重庆高利贷逾300亿元,规模惊人。
但问题是,为何“高利贷”有如此大的需求呢?
根据调查,这几百亿的非法高利贷资金,竟然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国有企业资金。其放贷过程发人深思!!
事实上,这是中国畸形“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中小型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是表现,国有资源的行政权力和买办势力的垄断是根源。
在中国,这些年“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政府和相关利益集团控制一切宝贵的经济资源,垄断重要的产业;严密的经济管制和资源垄断,窒息了民间经营力量,民营中小型企业无法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中小型金融机构等正规金融获得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得已从非正规渠道获取资金,也就出现了向黑社会借“高利贷”。此后,由于受到黑恶势力打压、威胁、逼迫,正当企业也会逐渐偏离自己的正常经营轨道,导致黑白勾结,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穷政府”相比,在中国大陆,资源最丰富、掌控“钱”最多的竟然是各级政府。因此,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大家都向政府要;谁有本事,谁就能要到;谁本事大些,谁就能要得多些。基本上不遵守规则,也不靠规则吃饭。这些非公共利益导向和非契约、规则、法制、信用经济的利润和财富攫取模式,必将导致大量中小型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弱势群体的生存艰难。借取高利贷,可能也是形势所迫、无可奈何之举。从这个意义上看,城管和工商、税务部门的驱、打、抓、赶、推以及没收、重罚地摊经济、路边经济等行为,是最不人道的。
我们国家目前阶段的“市场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我国市场导向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还依然荆棘丛丛、路途漫漫,任重而道远。
“高利贷”的需求面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