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让义丐徐超代言《智本论》
——相晓冬的思想遗书之三
《智本论》是我历时十余年的伏案埋头的沉思而产生的思想理论成果,是我站在新的时代巅峰对马克思的《资本论》进行批判和审视的产物,是我作为马克思的学生献给这位伟大思想家并向其致敬的最好的礼物。
马克思以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勇气和智慧接受了一个扭曲的时代施加给他的精神苦役,终其一生致力于人类劳动的解放事业,最终在全球掀起了社会主义运动。然而时代的发展超出了每个人的预料,人类劳动的解放最终不得不回到生产过程中,在接受并反抗着资本创造的市场规则之后,再通过自身的发展最终与资本取得了比肩而立分庭抗礼的地位。
这种发展就是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转变和跃迁,直到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整个人类社会日益进入一个脑力劳动的时代。然而,脑力劳动到底应该如何创造社会财富?如何建立脑力劳动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如何处理脑力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这些宏大的时代课题却一直被我们视而不见。
于是,十年前我在那篇题为《捅破信息产业的窗户纸——新经济是智慧经济》的文章中提出应该有一部与《资本论》对立统一遥相呼应的论著了,它的名字应该是《智本论》,十余年来,我放弃了去企业发财的种种机会,一直猫身在媒体,为的就是有着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审视这个世界,为这一著作的创作积累思想材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证实了我在十余年前写的一篇《警惕一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预言,而我的思想体系也在对整个人类现实问题的思考中迅速构建完成。
但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理论由于其固有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已经日益难以被大众所迅速接受,他们只对那些好玩好看能吸引眼球和感官的信息趋之若鹜了,但思想却必须传播,否则就会憋死思想者,因此,在新的时代,理论要掌握群众,也必须创新自身的传播形式,即吸引眼球,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对准门户,思想的阳光才能射入人们的内心。
就在我为这种突破口苦苦寻觅之际,2008年5月12日,汶川出现了大地震,而紧接着5月14日,一位名叫徐超的乞丐老人走到捐款箱前,向汶川大地震灾区捐出105元的零钱,在被媒体报道之后感动全国,遂被网友称为义丐。
2009年4月,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想起了这位老人,并写了一首《义丐赞歌——你永远走不出我们的心灵》将他再度顶起,并呼吁网友关注他,诗歌很快得到了网友的热捧,但有南京的网友随即回复说,义丐仍在南京江宁乞讨。
得知义丐徐超仍在行乞的消息后,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义丐出了名怎么还能继续乞讨呢?因为按照我的理论,有名就可以有利,而名,正是一个人的品牌价值,是尚未被我们认识到的无形资产,如果学会运营,义丐就可以挣到钱,他不是一个无产者。
于是我专程去南京将徐超老人接到北京,首次将其视为明星而策划“以义取利”一事,因为在《智本论》的理论中,名的价值即品牌价值得到了重视,而名则恰恰可以统一义与利,有义就有好名声,有好名声就有大利益。而义丐则是既有义又有名,唯独缺乏利。因此,在我看来,义丐徐超是演绎我这一理论的最佳人选。
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带着他走上了明星之旅,我已经料想到此事会引起极大的争议,而这正是我需要的,只有人们关注我,我才可以传播思想,果不其然,“以义取利”一事被《京华时报》报道后引来舆论哗然,骂声一片,大部分舆论都指责我拿义丐赚钱,而“以义取利”宣告失败,我也因此而被单位逼迫写下辞职报告而丢掉工作。但我感到得意的却是很多人知道了“以义取利”。
尽管遭受了种种挫折指责甚至谩骂,我并未放弃义丐,从北京辗转四川、江苏等地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之后,我带领义丐回到山东老家,于父亲节在济南高调拜义丐徐超为义父,并将其奉为“义之父”,并将所注册“义丐酒”商标作为礼物送给义丐。但媒体的关注并没有改变义丐的命运,其明星价值仍旧没有得到企业界的认可,尽管我称义丐为企业的品牌代言要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因为企业界倡导的社会责任就是“义”。
之后我带着义丐从山东回到北京之后,义丐徐超继续按照我给他设计的“行义”道路发展,先是在北京通州帮助画家村一位患有肾衰竭的女诗人张楠乞讨救命钱,之后义丐又回到南京和苏州等地卖诗歌,均告失败。
在此过程中,我顶着家庭、单位和舆论的压力,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将其十余年来的思想成果凝结成《智本论》一书,并让义丐再次回到北京,执意让义丐为《智本论》做代言,并声称将用此书让义丐挣到钱。于是,北京的很多市民才看到,义丐将《智本论》的封面贴到身前和背后,在北京的地铁、公园和街头招摇过市。
至于义丐徐超与《智本论》之间的关联,我的解释是,义丐是精神富有而物质贫穷,而《智本论》的核心思想则是论证精神如何变成物质,因此,义丐徐超是代言《智本论》的不二人选,在没有企业认可义丐明星价值的条件下,我想用《智本论》也将最终帮助义丐实现以义取利。
事实上,策划义丐徐超以义取利的这些理论都出自《智本论》——《智本论》提出,媒体应该变被动的反应世界为能动的改变世界,所以我并没有象其他记者那样满足于对义丐的报道,而是肩负起了改变义丐命运的使命;《智本论》指出名可以转化为利,所以我就坚持认为义丐出名就可以赚大钱,并为此丢掉工作都在所不惜;《智本论》还提出,知识分子应该将知识转变为智慧帮助底层民众获得物质解放,所以我就将策划义丐进行到底。
我不想对策划义丐当明星的目的有任何隐瞒,很多人都以为我拿义丐挣钱,即使我现在让义丐贴上《智本论》的封面也有很多人认为我是为了卖书炒作而已;事实上,我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义丐徐超演示一种崭新的精神生产方式,让我们的民众都认识到自己怎么实现经济增长。
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精神、思想和创意都成为一种资产,这些资产都可以通过名这种品牌价值得到整合,从而成为一种新的财富创造方式,从而解决增加劳动者收入之目的。在这个脑力劳动的时代,人们应该通过创业的形式创造财富,而就业则等于把脑力劳动当成体力劳动的劳动力来出卖了,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格。而这一问题,正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核心症结。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传播这些思想,让人们认识到应该怎么创造财富增加收入,所以,我会在今后的时间内,继续让义丐贴着《智本论》的封面在北京招摇过市,为的不仅是吸引关注的目光,而且是在人们好奇的发问之后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形资产,那就是个人品牌,学会塑造和经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富翁,我现在就是以义丐做案例,演示给大家看看。”
义丐徐超不是无产者,而是有产者,他的财产就是被成为无形资产的名声,这是人人都有却人人都没有认识到的无形资产。我策划义丐当明星的根本目的就是向社会演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从而为广大民众探索出一种增加收入的新方法——策划义丐是实践,而创作《智本论》则是理论,再让义丐代言《智本论》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晓冬于2009年12月13日于北京
相关链接之一:
相关连接之二:
策划义丐半年后相晓冬端出《智本论》,与《中国企业报》矛盾公开化
相关链接之三:
相关连接之四:
相晓冬思想遗书之二——义丐徐超是开启精神生产方式大门的“金钥匙”(有图)
相关链接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