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偷菜与社会成长
最近网络流行的一种游戏,种菜和偷菜,还有抢车位、钓鱼之类的游戏,令很多人着迷,走入了千万网民的生活,成为了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也许在工作中也许在业余时间时。更有甚者,作出种菜、收菜、偷菜等的计划,每天坚定地执行。这样的人也许用在工作上的投入也未必有如此的用心和坚定。那些生活的空虚和工作氛围的空虚和无聊一定促使空虚的载体们投入一个替代的空间和虚拟的社会,来消耗无所适从的精力和情感。网络游戏的商人和企业成功了,但却以牺牲着这些不善于思考和选择的个体们的青春和未来。
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无论是教育阶段还是现实社会工作当中,“权力”之上,更多的讲究“听从”和“服从”,缺乏的是创新和公平,这样的氛围之下的个体绝大多数都是服从的多,有想法的少;个性压抑的多,舒展的少;空虚的多,充实的少。社会未能充分市场化,更多的市场机会为关系所垄断和把控,这导致社会的进步缓慢而绝大多数企业惨淡经营。因为缺乏不断锐意进取的社会动力,在这些绝大多数的企业当中的员工也就体会不到进步的意义,找不到进步的方式方法,于是寻求着可以低成本地消耗精力和热情的游戏世界。这也是我们国家的电玩游戏之所以横行的社会原因吧。
种菜还算是自力更生的,而偷菜则是网络放纵私欲的案例。中国封建统治之下长期形成的百姓温饱问题促使民众个体形成贪小和得过且过的品性。唯一被彻底打破和颠覆的就是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和新中国的诞生以后,这段时期内,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宿,是200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的巅峰时期。
但建立在短期信念基础上的品德,毕竟不如宗教对人的约束和指引,于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一冲锋,就全消失殆尽了。
建立在个人修养之上的行为,也不敌缺乏制度约束下的机会主义的诱惑。建立在个人修养上的品德固然可以约束人性,但如果没有了制度上的根本约束和保障,难免溃不成军,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经过高等教育后被任命在政府机关并逐步提拔的优秀人才最终被贪婪和私欲腐蚀掉了华丽外表之下的身躯和心灵,运气不好(江湖说法,其实应该是天网恢恢)一旦现行,命运和结局就出现陡变。
网络亦江湖,网络也是社会,是社会就需要为了健康的目标设定根本的长治久安的游戏规则,据此来搭建平台。类似于偷菜这种以“小利”骗取客户获得商业成功的经营行为,实际上是牺牲玩家的此时的青春和未来的价值、盗取了其他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投入、损失的是社会未来的道德上的培育和发展,可真不是小孩过家家玩点小游戏那么简单。这如同鸦片毒品,剂量小可以用药用于救人和人道,而长期服用则是祸害。政府需要对这种游戏和行为导向加以控制,企业需要对于员工有好的指引和规定,个人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要对于我们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负责任。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