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您好!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不轻,心理压力也不小,说真的两周一次的星期天,我很想让孩子轻轻松松的度过,可是由于每次不一样的种种原因,都让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与孩子的沟通时间也总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不喜欢逼着孩子做事情,因为那样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我总是希望孩子能够主动的去学习,轻松的娱乐,劳逸结合,可有时候事情总难随人愿。
儿子的英语学的不是很好,虽然知道原因所在,可他总没有耐心去改变它(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曾给他提出过建议与方法,但收效不大,我真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去做才能帮他在英语方面取得进步,更不知如何让他爱上英语,就向他爱上数学一样。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祝周末愉快!
这位朋友:
您好!你说“我不喜欢逼着孩子做事情,因为那样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我总是希望孩子能够主动的去学习,轻松的娱乐,劳逸结合,可有时候事情总难随人愿”这种思想值得称赞,但是却不够科学。首先我要对你说的是要变“总是希望孩子能够主动的去学习”为对孩子做好夸奖和激励。要做好这一点,建议你参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1)》《好孩子是夸出来的(2)》,同时多运用“0×0教育模式”——指出孩子的优点(0),然后用“如果”或“假设”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进一步肯定(0)。这个模式具体运用到你儿子的身上就是:你在数学上善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这一点爸爸或妈妈非常欣赏(0),如果你能把这一特长也运用到英语学习之上(×),那么你的英语学习就会有飞跃性的提高(0);你还可以利用儿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运用“0×0”教育模式来建立起他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让儿子优上加优。
其次,你希望孩子怎样,就说孩子已经怎样了。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就说孩子已经有了这样品质。比如,希望孩子爱上英语,就说孩子爱总结英语的学习方法,爱问问题;希望孩子记忆力好,就说孩子看两三遍就记住了等等。千万别说孩子“没有记心”“笨头笨脑”“总爱撒谎”“老师不喜欢”等等。
第三,在学习上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去比较,而是要与他自己比较,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心,让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在自信中达到更进一步的成功,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自觉自愿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第四,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爱听赞美。孩子是你的心头肉、掌上珠,所以你要记住在日常生活中多表扬孩子。所以你要多发现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要结合他现有的优点,鼓励和督促孩子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所以要想达到目的就不要吝惜表扬,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自我意象,那么孩子也就如我们所愿的优秀起来了。
第五,要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关心、支持、鼓励;孩子出现进步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时完成作业、写作业又快又好等),鼓励和支持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独立的学习模式,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六,我们需要用耐心、忍心、仁心、苦心、爱心来帮助孩子学会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技能和技巧,要多理解、多照顾,要及时正确而正面地对孩子进行评价,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那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第七,孩子的学习有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或某一个学科中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其成绩,要多讲他的长处,闭口不谈他的短处,让他在表扬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是的良好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激励和影响下,逐渐达到思维开拓,记忆力增强的目的
第八,我们要尽可能多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别忘了与孩子在一起去逛街、参加文娱体育娱乐活动等,随着我们与孩子接触机会的增加,一方面我们与孩子的情感也会与日俱增,在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情绪体验之中与孩子拉近距离,于无声处使孩子得到教育和诱导;另一方面随着我们与孩子距离的拉近和情感的增加,就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鼓励孩子的一点点成功,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期待他的成长,你在相信他的成功,那么他也就会像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九,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做到:接受事实,接纳孩子现状;多看孩子优点,少看孩子缺点,用正面的教育方式多鼓励表扬,不要过于批评指责、唠叨过度;改善亲子关系,注重沟通交流,把孩子当作是与成人一样的朋友,从过去的导师身份转变为目前的助手身份。只要我们放平了心态,放松对孩子过分的管理和约束,真正把学习的责任心交还给了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像我们所期望的一样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秀学生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看法,你的朋友杨永龙敬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很感谢您的意见与看法,同时我也很想做个优秀的母亲,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可是孩子住校,不能留在身边教育,每次短短的两天星期日,我又不愿过多的问这问那,总是尽量让孩子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每每听着孩子兴奋的告诉我学校发生的开心事,我也总是高兴地与他分享,只是面对现实生活,我与孩子的沟通时间时常有限,真的是情非所愿。“0×0教育模式”我是第一次听说,觉得很有道理,我会去试试,为了孩子的进步。另外我很想请教杨老师,如何让孩子很自然地接受父母做自己的朋友,也许您觉得可笑吧,说说很容易的,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否说说您的观点?祝工作顺利!
这位朋友:
您好!你问“如何让孩子很自然地接受父母做自己的朋友”,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1)》《好孩子是夸出来的(2)》一文中就作了暗示,如果说得明白一点,那么就是:心怀着欣赏孩子的真诚,注视和关注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地给予赞赏、激励和褒扬,把那些挑剔和责骂的声音关闭/行为抛弃(把孩子当作别人的孩子以及自己的好同事、好朋友那样一个与你一样的人来看待;与孩子平等地交谈,你的眼神、语调、用词都会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关心、关注和爱护孩子,并不是把他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每天我们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别忘了与孩子在一起去逛街、参加文娱体育娱乐活动等,随着我们与孩子接触机会的增加,一方面我们与孩子的情感也会与日俱增,在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情绪体验之中与孩子拉近距离,于无声处使孩子得到教育和诱导;另一方面随着我们与孩子距离的拉近和情感的增加,就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鼓励孩子的一点点成功,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期待他的成长,你在相信他的成功,那么他也就会像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当孩子真正感受到我们注视和关注的欣赏或赏识时,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