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处于“亚健康”状态


  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 ,“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在中医学中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现代医学中的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把这用于企业诊断,倒是形象、贴切: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分(按照指标设计,满分10分,8分以上为健康,5分以下为不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也处在中下游水平。报告结果是在采集了将近10万份样本,选取了最能体现企业管理运营效率的五个指标(即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以企业最为看重的资金周转速度看,华东与华南地区的中小企业,运营资金平均每年大约可周转4次,相比之下,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企业只能周转2次。这意味着,同样的资金同样的生意,东南沿海企业可以赚到2倍的钱。而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国际零售商,其资金周转一年大致可达到20~30次,远远高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水平。 发布的报告还显示,全国中小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为12.47%,销售增长率为0.89%,与上年基本持平,说明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