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观后:有些感动,有些反讽


 终于看完了《MOON》,关于克隆人的一个好故事。上一个克隆人的故事还是在飞机上看完的。好片子因为名字经常容易错过,好片子因为时间也经常容易错过。这个片子的前奏太长,搞得我第一次看困了就扔一边了,差点就忘记了。小剧透一把:6号克隆人被打回到地球之前重新把程序编了一下,推翻了天线,很是感人。 
   
  为什么电影最后会说他是6号克隆人呢?影片中5号看log日志时,前面有4个人钻到了冷冻机中。更明显的是,5号在开出基地后跟爱娃实时通话时,爱娃说自己15岁了。3年一个克隆人,他已经是第五个了。 
   
  我觉得电影《Moon》或者说《月球》除了科幻,还有反讽的意味。人以为自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人,但实际上,是被别人控制的克隆人。地球人变成克隆人的悲剧只能是,有地球不能回,有家不能回,正常的联络被切断,沦为某些人的工具。可以说,如果要控制一群人,只需把他们编号程序搞成克隆人状就可。太狠了。 
   
  估计这种片子中国是不乐意引进的。 
   
  让你有家不能回,首先想到的不是送人来抢救你,而是送人来解决你。每一个克隆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这跟某些机构的所作所为其实并无多大区别。

《月球》观感:你们不过是一群克隆人而已。你们只能有一个人被发回到地球,剩下的,三年一次解冻激活,三年骗一个发回地球。就这么简单。你还以为可以一次全部激活,那月球岂不是要造反了。不要说行动,想都别想!20年前,30年前,60年前,100年前,1000年前,你们就已经被克隆好了,就等着被激活。

推荐看《Moon》,不是推荐你看那种单调和无聊,是推荐你观照自身来看。特别是进入2009年后,你发现有人真的没有了地球籍后,看起来才比较有价值。否则,该片只能算小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