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木”一把尖刀插向谁?


一、序言:

初见“新实木”的推广,眼前就为之一亮,远离地板行业半年后终于发现行业内终于出现了久违的“高招”和“高手”!高就高在:(1) 基于产品线优势而整合推广,概念上不再分散为三层或者多层,集中火力且“新实木”,朗朗上口。(2)旗帜鲜明,“新实木”如同 “新中国”, 貌似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凝聚人气。(3)企业向上拔升,实现了强化地板企业的“实木情结”和占领高端的企图。(4)实木地板企业纷纷涉足三层或者多层实木,首尾难顾、投鼠忌器,反击无力。

二、场景再现:

强化地板品牌企业的专卖店基本上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消费者问:“你们这里有实木地板吗”?

        店员:“我们没有实木的,我们强化地板很不错的”。

        消费者:“我想要实木的”,转身离开!

场景二:消费者问:“你们这里有实木地板吗”?

        店员:“(有)我们有实木复合地板,材质都是实木的,但是比一般实木地板更稳定”。

        消费者:“哦,我看看”。

笔者曾走访过几十家品牌企业地板专卖店(特指传统强化品牌企业),店长们每每次遇到“场景一”都十分沮丧!高端实木地板市场的消费者就是不选强化地板,“如何留住顾客?”这句话是反映了所有品牌(强化)地板企业的心声,是强化企业心中永远的痛。

场景三:实木地板企业——进军强化和实木复合地板领域,然后顾此失彼!

        强化地板企业——进军实木复合地板领域,然后风生水起!

        关于场景三——为什么会这样?

(1)强化地板企业在长期的推广宣传中坚持的卖点是:有实木的纹理,优于实木的稳定性和价格;延伸至实木复合地板领域时,这一卖点可以继续延续,品牌和品类发展没有冲突。(2)实木地板企业在长期的推广宣传中坚持的卖点是:环保真实、大气、可传承、脚感好;推广实木复合和强化时,频频发生左手打右手的事情,让人想起“矛和盾”的寓言故事。

(3)企业在进行品类规划时比较盲目,在不具备实力(特别是技术和人才实力)时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分析详见:http://blog.sohu.com/people/ready390/123212889.html

从2005年开始,强化地板企业纷纷实质性涉足实木复合地板领域,期望通过实木复合地板来分割实木地板企业的市场份额。实际上:由于实木复合地板的市场接受程度、销售渠道与强化地板共享等原因,过去几年实木复合地板实际上是在分割强化地板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对传统实木地板企业产生实质性威胁。但是,今天强化地板企业们找到了一把利器,以“它“来开疆拓土兼并实木地板领地,并终于在2009年将“它”命名为“新实木”。

而实木地板企业还浑然不知,如同温水中之青蛙,纷纷涉足强化或实木复合地板领域,期望抢占低端市场扩大份额(先做大盘子),但是企业目标大多不够清晰(表现在:几个品类同时推广没有主次,资源分散;更重要的是研发和品牌推广投入严重不足,没有抓紧形成核心竞争力),不知道哪个领地最适合自己做品类延伸?

实木地板企业信守“稳定既有实木地板市场份额(既有销售额)”,在实木地板领域采取守势,另一方面却积极进入强化地板、实木复合地板领域。殊不知,强化地板领域并非天堂,知名强化地板品牌多如牛毛,并且已经在三四线市场完成跑马圈地(往往是区域内最好的商铺和最好的经销商),并拥有一定群众口碑基础,以强化地板龙头圣象地板为例:06-08年强化销售增长率基本在5%左右,以圣象的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尚且如此,强化地板后进品牌想要分割中高端强化份额将十分困难(目标是低价砸向60-70价位段的企业另当别论)。况且,实木地板企业期望的渠道下沉分割中地端市场的愿望,非一日之功可以办到的。

实木复合和强化地板领域也非“净土”,相关企业已经在技术领域积累了相当经验和人力,后进者只想分一杯羹,在技术投入和质量提升方便乏善可陈。结果往往是:强化地板企业占领了“南京(富庶的市场)”,实木地板企业占领了“延安(贫瘠的市场)”,虽说各有所得,但是价值大不一样。

或许,有人会讲大自然就是个例外。我要讲,局势清晰尚待时日,现在还不是做结论的时候。原因有以下几点(不存在贬低大自然,纯属学术探讨):

1、大自然推动的渠道建设魄力的却让人佩服,大自然08年誓言:实木、实木复合、强化地板争得行业第一,08年三层实木工厂强化地板工厂纷纷奠基或开张,专卖店申向大江南北。但是,君不见大自然09年务实很多,长城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没有企业可以瞬间改变行业格局。

09年大自然跟着圣象后面推“三层实木”实属难得,这两家之前基本上是“有你无我”,这从另一个侧面也揭示了09年大自然比较困难,多了很多无奈。

2、大自然08年开发了很多经销商开了很多专卖店,但是优质的有多少家?09年不再合作的有多大比例?快速扩张,同样带来很多问题。如,经销商良莠不齐、库存居高不下、售后服务跟不上、产品质量问题等等。总之,齐头并进、遍地开花的风险很大!

三、再回到“新实木”这个问题,几个背景:

1、2009年“三层实木”企业联盟成立,圣象、大自然是带头大哥。

2、“三层实木”联盟企业是为了引领消费扩大自身市场份额,但各参与企业动机不一,部分强势企业(强化起家型地板企业)是将“三层实木”上升到“新实木”概念的最大源动力。

(1)大自然们(实木起家,涉足强化和新实木领域的企业)在新实木领域是个新兵,08年300万平产能的三层实木工厂投产后、全国新增近千家专卖店后,库存需要释放、专卖店需要推广——这或许可以解释09年大自然跟在圣象后面推三层实木的原因。但是大自然一定有顾忌:三层或者新实木的推广存在侵蚀(分割)大自然赖以成名的“独体实木地板”份额的风险,这或许就是大自然品类规划中的“死结”。

(2)圣象、德尔、升达们确是为了更大的图谋,并将三层和多层概念上升到“新实木”,并上升到公司战略全力推广,圣象们推广新实木不象大自然有这个多顾忌。因为圣象们产品线优势在于强化和实木复合,不担心“新实木”对实木地板领域的侵蚀,相反“侵蚀”实木地板的份额正是“新实木”们的最大意图。圣象们(强化起家,以涉足新实木领域的企业)已经不满足强化第一,而且要实现成长性最快的“新实木”销量第一。与安德森和康树的结盟使圣象有充裕的技术实力,再加上圣象自身擅长的品牌推广能力和遍布全国的专卖店网络,欲将以实木起家的地板企业远远抛在身后。

(3)还有一些企业,甚至连三层生产线都不完备,参与联盟就是为了在新中国成立后整点儿社会地位,即所谓的民主党派,跟着强势企业的方向混(由于没有掌握核心竞争“军队”,这些企业革命胜利后也会被当权者清算)。

3、圣象新实木(三层和多层),08年销售量大约是200多万平米和100多万平米。短短4年,实现了强化地板领域之外一个大约5-6亿元的增量和利润来源(利润是强化的2-3倍以上)。而联盟中其他企业,大多不具备成熟的三层实木生产技术(除了机器设备外,更需要时间的积累),目前大部分生产三层是木复合地板的企业产品存在瑕疵。

四:2个假设:假定新实木联盟坚持推广3-5年,假设价格下调10%

几个疑问:

1、  消费者会不会将“新实木”﹦“实木”,欧洲和美国人就有这样的认识。

2、   独体实木销售会不会被挤压?或者会不会被边缘化?

3、  传统实木地板企业的是木复合和强化地板份额是否会上升?有多大销售额?

五:回到标题:“新实木”一把尖刀刺向谁?究竟抢占了谁的市场份额?

1、  第一刀:独体实木地板企业,因为消费群向下延伸一点就选择“新实木”。

2、  第二刀:中高端强化地板企业,消费群向上延伸一点就选择“新实木”。

百度“新实木”会出现大量如下信息:

如果到现在,你还以为实木地板就是简简单单将将原木切块,处理后铺在地上,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传统独体实木地板由于结构简单,很容易随湿度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从而出现变形、起翘、开裂等诸多问题。随着实木地板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欧美开始采用三层、五层或者多层结构的新实木地板。新实木地板是根据不同树种的物理特性,纵横交错组合而成的全新的结构地板,不但带来出色的稳定性能,更集天然环保与美观舒适于一身,真正做到“内外兼修”、美轮美奂!

再看看新实木地板的定义:是“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传统实木地板进行重新架构,从而使其更稳定更环保的新一代的实木地板”。这个定义充分说明了新实木地板的优势,相对与传统劣质实木地板易变形、易开裂等缺点,新实木地板具有稳定、环保的优点,并且有新潮、时尚的花纹。

可见,新实木第一刀(短期)一定是要砍向实木地板品牌的!安信、大自然等实木地板领导必受其累。长期来看,经过“新实木”的推广(强化地板品牌的持续跟进),势必会分割部分中高端强化地板份额,新实木联盟中的没有自有新实木加工基地的强化品牌也会日渐失去自身核心竞争力。

实木地板企业何时从昏睡中惊醒!实木地板企业何去何从?

1、后院如何稳定?自身的优势和进攻的利器到底是什么?

2、短期策略和长期战略:短期如何反击?长期如何做大作强?

3、品牌和品类如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