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浴疗法是利用日光照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应用历史悠久。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曰:“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盈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帷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对日光浴的防病强健作用,尤其是促进小儿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作了充分的肯定。
至清代,本疗法的应用有了进一步发展,《本草纲目拾遗》中有专节论述本疗法的作用。现代,本疗法又增加了应用人工光源的方法,扩大了本疗法防治疾病的应用范围。
[基本内容]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日光浴的地方,搭建木棚、草棚或撑起遮阳伞以便治疗前后的休息。另可根据各人情况备用躺椅、草帽、有色眼镜等。
二、操作方法
1.应用本疗法前,应先进行空气浴7-10日,作为疗前准备。在每次日光浴之前,最好先进行空气浴 10-15分钟。
2.治疗时,将病变部位暴露于日光下,其余部分可用伞遮挡阳光。一般每次照射20-30分钟。
3.进行全身日光浴时,取卧位,裸露全身,并分成上下两区进行照射。下部照射时间可稍长一些。头部及眼睛避免日光直射,可用草帽和有色眼镜保护。
4.每次日光浴后,用35℃左右的温水沐浴,然后静卧休息,或进行空气浴15-30分钟,再静卧休息。
三、治疗机理
日光浴能使血盈气刚,肌肉牢密,还可除湿散寒,舒经活络,和血祛病。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将皮肤中的 SIZE="3">7-脱氧固醇变成维生素D,可改善钙、磷代谢,防治佝偻病;红外线能提高局部温度,扩张血管,促进新陈代谢和组织再生,并且有消炎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
本疗法临床多用于慢性疾病的防治,并可用于保健养生。
佝偻病:取全身日光浴,每次照射时间上半部为20分钟,下半部为30分钟。
慢性腹膜炎:取局部日光浴,每次20-25分钟。
慢性胸膜炎:取局部日光浴,每次20分钟。
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夏日中午阳光最强时照射,可根据患病部位选择全身或局部日光浴。时间每次在30分钟左右。
慢性气管炎:取全身日光浴,照射时间在30分钟以内。
骨结核:取局部日光浴,每次照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肥胖症:取全身日光浴,每次照射时间40分钟左右。
小儿强身健体:取全身日光浴,每次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保健养生:在上、下午柔和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每次25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
1.进行日光浴时,应注意日光辐射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气温也不宜太低,否则影响疗效。
2.日光浴最好在饭后30分钟进行,不宜空腹时进行。
3.日光照射的时间要适当,不能太长。照射时用伞或草帽遮挡头部,不宜用毛巾等覆盖头面,否则影响散热,容易中暑。
4.日光浴后出现恶心、呕吐、眩晕、体温上升或发生全身不适等,应暂停照射。
5.进行日光浴时不宜看书或睡觉。照射量应由小到大。如大量出汗,皮肤明显红肿,则应中止,以防止引起日光性皮炎等疾病。
6.日光浴后,应在通风荫凉处休息片刻,再进行温水浴。
7.凡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心力衰竭及发热等急性病者,禁用本疗法。
[按语]
本疗法古已有之,近年来因其兼具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作用,更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