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入学年龄是否须限制:并非难题
● 小学入学年龄限制,有法可依,擅自“松绑”涉嫌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我们国家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岂可有法不依?
据报道称:教育部官方网站12月6日对一则留言答复引起了社会关注。有人据这则留言推测教育部将对入学年龄限制“松绑”,教育部网站昨天已撤下了这则答复。具体怎么答复的,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既然给人有“松绑”的感觉,既然教育部网站已经撤下了这则“答复”,想必总是有“违法答复”之嫌吧。教育部网站岂可无视法律擅自答复有“松绑”意思的内容呢?教育部有权修改国家《义务教育法》吗?看来教育部网站管理留言答复的人得有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水准才成,不加强法制观念随意答复,给13亿人口的中国小学及学生家长会带来很多麻烦。这不,中国新闻网12月8日还有“小学入学年龄松绑值得期待”的报道。其实,教育部有何权“松绑”呢?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限制不是一个“松绑”不“松绑”的问题,而是一个是否依法办事和怎样依法办事的问题。
● 教育部可提交相关议案,对小学入学年龄限制问题做出稍灵活的操作办法,交人大法工委或相关部门审查通过
笔者从法律的角度肯定了小学入学年龄的限制,并不是说5周岁零11个月的孩子入学就绝对违反科学,就有什么大逆不道——笔者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个临界的限制——正如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它是科学的吗?其实根本不具有科学性,完全是受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考试结果制约的,于是少1分便不能录取,这是很无奈的。
同样,对于小学一年级某些新生来说,满6周岁的未必一定比还差一两个月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这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现实情况。因此,对某些差几天或一两个月满6周岁的孩子便不准入学,虽然合法,但不合理,也未必科学。
一面要依法办事,一面又承认年龄限制的某些不合理、不科学之处,怎么办呢?
窃以为,还是应当在尊重法律、依法办事的前提下灵活处理为好。建议教育部给全国人大法工委或相关部门提交一份《关于小学新生入学年龄限制具体操作办法的议案》,该议案大致可如下:
1、各省可制订相应的省一级《<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在国家《义务教育法》关于入学年龄规定的基础上,对本省城、乡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年龄的限制以及操作办法作出具体的有一定灵活性的规定。
2、各地亦可参照如下办法考虑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限制问题:在本校学额未满的情况下,根据家长书面要求,并对申请提前入学即将满6周岁的孩子进行适当考查,在孩子生理、心理发育符合要求、心智能力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亦可适当考虑同意破格入学。
人大法工委或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后,便可作为《义务教育法》的解释条款,供各地遵照执行。如此,就不是随便的“松绑”不“松绑”的事,而是法律行为了。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精神。
● 笔者对未满6周岁孩子入学的看法
对一个一个具体的孩子来说,定死满6周岁方可入小学未必合理;但从小学一年级新生总体状况来看,《义务教育法》的规定6周岁入学是有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佐证的,具体不再展开。
笔者一辈子从事教育,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教过,对此有些实践感受。除了对少数生理、心理发育确实很优秀,简直超过了比自己大一岁的孩子,笔者对是否突破6周岁让孩子入学有如下看法,供参考:
未满6周岁儿童入学者,有很多是很难拔尖的,大多表现一般(少数案例除外)。这其中有一个道理:我们都知道,成人之间,如果年龄相差一两岁三四岁可能根本看不出什么差别,因为他们的生理心理已经发育完成,差别自然很难看出来;即使有差别,那也是遗传和后天形成的,而非生理心理发育所致;但五六岁的孩子,正处于迅速生长期,相差半年的孩子就有可能出现很大差别,半年或一年以后的孩子与以前相比,可能变化很大。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比同班同学大一岁或一岁多的孩子一般明显成熟很多。所以,还是别让孩子提前入学为好。此其一。
其二,现在竞争很激烈,我们常常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我们为何不让孩子多准备一些时候再站上起跑线呢?那时孩子的生理、心理更加成熟一些,起跑会更快一些、更省力一些,何乐而不为呢?何必让孩子气喘吁吁地与比他大的同伴去“赛跑”呢?须知,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在很长一个阶段基本是与同届同学的竞争,与大一岁小一岁无关,在同班、同届同学中是否能够相对领先倒是很重要的。再说,就眼下中国教育的现状在来说,孩子一旦入学,似乎无忧无虑的童年就结束了,我们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再多享受一年童年的欢乐,同时有意识地做好入学的各方面准备呢?
其三,即使孩子确实早慧,即使孩子具有钱学森或爱因斯坦那样的潜质,他能否最终成才,大概也与早一年晚一年入学无甚关系。据推算,钱学森应该是6岁读书的,爱因斯坦倒是5岁入学的,但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他们即使晚一年入学,也绝不会影响他们后来的成就。何况,也许大家都会认同,如钱学森、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毕竟不可作为一般的入学年龄界限的佐证。须知,即使中国科大少年班那些从全国各地遴选出的早慧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百般关注、呵护下,也有不少因年龄、心理问题而成长得一波三折的例子,许多孩子后来都认为,如果晚两年进科大少年班可能更好;甚至还有一直想逃亡科技大的孩子,甚至还有因心理障碍欲出家遁入空门而又被“抓”回来的例子……笔者以为,对确实早慧的儿童提前教育是需要的,但绝对没有必要在提前半年、一年的问题上较真。
总之,小学入学年龄是否须限制,这并非难题——关键是:教育行政部门须依法办事;孩子家长对是否让自己的小孩提前入学须慎之又慎。这便是笔者的建议。□
--------------------------------------
【相关链接】
中国新闻网:小学入学年龄松绑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