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敢定律”让你成为策划牛人
敢想
如果你不敢想,劝你不要进策划这个行业!业界时髦的创新不一定是聪明人想出来的,而是那些敢想的人做出来的。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又何来创新?当然,你认为敢想就是敢骗,我也不反对。毕竟中国的老百姓早就被忽悠惯了,真东西老百姓不一定买你的帐,但被你忽悠的天花乱坠的东西一定会被很多老百姓买账。君不见,被奉为“概念教父”的牛人史的脑白金不就是靠着敢想弄下了销量第一且十年不衰吗?叶茂中、朱玉童、蜥蜴团队这些自诩为策划专家的人,把一对屎也能穿上一件黄金甲,这就叫创新,这就叫专业!
敢说
有人把策划人比喻为妓女,这个比喻其实是不恰当的,不仅因为妓女靠下半身,策划人靠上半身。最主要的是,一般妓女的口上功夫是远不如策划人的嘴让顾客那么爽的,而且策划人的那张嘴是隔着空气的,一句话一个字都在吹泡沫,绝无安全隐患。爱成、沈坤哪个不是能侃的主?侃得你不明就里,侃得你如痴如醉,侃得你五体投地,如果有一天你到了这一步,那就恭喜你,加入了营销宗师行列!“民间策划第一大家”的赵老爷子就是高手中的高手。而我们的女性工作者可就没这样的优越条件了,随时面临着小至口腔大到血管被传染疾病的危险。抛开现在流行的策划人培训、赶场子不说,每天随便打开一个电视台,总会有相同的面孔在不同的频道间出现。美其名曰访谈节目,实际上不过是通过电视这个平台,通过自己的嘴巴低成本地让更庞大的人群受到撩拨,然后让某些发情的客户去主动找他切磋罢了。
敢做
也许有人就要说,策划不就靠张嘴和一个和平常人一样的脑袋就够了吗?这个话放在以前是没错的,不过要是放在现在就不通了。现在的策划公司一个个如过江之卿,比牛毛还多,不能弄几把刷子挂点彩你能信吗?于是每年不尽的经典案例评选便成了策划人们自我标榜的最佳舞台。那少数人脉不佳未能获奖的怎么办?更好办,狐假虎把某个案例搁在自己身上,把个经销商靠大量广告费累出来的知名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一阵篡改,骡到自己身上,你千万别说这是脸皮厚,这就叫敢做!不敢做你永远只能做这个行业的小喽啰,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