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换发的新版《新闻记者证》啥样?一睹为快!
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获悉,从2月25日起,将在全国统一换发新的新闻记者证。与以往不同,此次广播电视媒体记者的记者证也将从总署申领。
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新版记者证封皮由原来的蓝色或红色统一改为咖啡色,封面烫有银色的国徽和“新闻记者证”的中英文,封底烫有银色的新闻出版总署英文简称“GAPP”和“新闻记者证”的英文“PRESS CARD”。
朱伟峰说,根据国务院下发的新闻出版总署三定方案,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监制管理,今年广电系统所有采编人员将与通讯社、报刊社一样,统一申领新闻出版总署印制的记者证。
“通过本次换发,全国将实现国内通讯社、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所有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统一。社会公众可以很方便快捷地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查验新闻记者证的真伪。”朱伟峰说。
此外,朱伟峰说,为进一步保障新闻机构的采访权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新版记者证除保障新闻记者在交通、通讯、住宿等方面的优先外,增加了“各级人民政府应为持本证进行采访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的内容。
2008年记者节前夕,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时主动地公开信息或向采访记者提供涉及采访事件的真实信息,不得对业经核实的合法新闻机构及其采编人员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没有正当理由,公职人员不得拒绝采访。
自1987年成立以来,新闻出版总署一直承担着全国记者证的统一换发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换发过三次,此次是第四次。据悉,7月1日起,总署将通过中国记者网统一注销未换发的新闻记者证,旧版新闻记者证将全部作废。
看看新版记者证的“正面免冠照片”
这次是全国新闻机构换发统一样式的记者证,证件名称是“新闻记者证”,每五年统一换发一次,是由国务院授权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并核发的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证件。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方为有效。
再看看背面,简洁大方!
目前正在使用的记者证为2003版,带有凹版印刷、水印等防伪标识,而新版记者证将有安全线、水印纸等更多防伪标识,很多防伪技术同样用于人民币防伪。而且新证件经过南极、珠穆朗玛峰等严酷地区的实践检验,还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抗磨损试验。
新闻记者证拿钱可买不来,要按照程序申请、审核、打印并发放,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且对记者的培训今年也不收钱。
单位或个人若要核实记者证真伪,可以通过内页凹版印刷、水印等标识判断,还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查验,以登录“中国记者网”(http://press.gapp.gov.cn),输入持证人身份证号、记者证统一编号、单位名称、姓名中的任意两项,进行核实。如果发现使用伪造的新闻记者证假冒新闻记者从事敲诈勒索等非法采访活动,可以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新闻出版部门举报,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而依法从事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极其采编人员的合法采访活动。所以新闻记者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者涂改。
伸展运动,翻开对折一下看看
放在桌子上拍的!
有几类人员是不能发给新闻记者证的:新闻机构中党务、行政、后勤、广告、发行、经营、技术等非采编岗位工作人员;新闻机构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为新闻机构提供稿件或节目的通讯员、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专职或兼职为新闻机构提供稿件的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员;高等学校校报工作人员;非新闻性报纸、期刊以及无新闻采访业务的其他期刊工作人员;在新闻采编活动中因违法违纪受过严重处罚的人员以及有不良从业记录的人员。
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闻出版总署将从2009年2月25日—6月30日在全国统一换发新版记者证。新证件有那些特点,哪些人可以申领,如何辨别假记者证?带着以上问题,记者2月10日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负责人。 记者证统一打印,统一发放,全部免费 记者:与2003版记者证相比,新版记者证在外观上有哪些调整? 新闻报刊司:2003版记者证具有庄重、朴素的特点,投入使用后,获得了广大新闻记者的欢迎,而且已被基层和群众所熟悉,因此新版记者证在封面样式上没有做更多调整,而是将设计重点放在证件的耐用性和各种防伪技术的运用上。 外观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改变了封皮的颜色。新版记者证封皮把原先的蓝色调整为咖啡色。第二,封二增加了内容。封二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并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六大行政区域及港澳台的图形设计防伪底纹。第三,增加了页码。新版记者证把原来的一页年检页调整为五页,年检页使用了有中国传统铜鼓图案特点的背景图。 记者:有的旧版记者证使用一段时间后脱页、开胶,新版记者证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新闻报刊司:新版记者证重点从证件的选料、加工制作、高低温测试、抗耐磨测试等方面进行改进。我们提高证件封皮和纸张的材料质量。新版证件采用高强度的纯PVC作为封皮;并向钞票纸厂订制120克带荧光安全线和荧光纤维的水印纸;水印纸使用进口原木纸浆生产。通过我们进行的零下20度至零上60度的高低温测试和三个月的抗耐磨测试表明,新版记者证质量明显提高,能够满足新闻记者在各种恶劣自然环境下采访工作的需要,结实耐用,便于携带,具备防水、防折、防潮湿、不变形等特点,相信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出现脱页、开胶可能性很小。 记者:申领记者证是否收费? 新闻报刊司:新闻记者证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并按照程序申请、审核、打印并发放,不收取任何费用。 记者:新版记者证在防伪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新措施? 新闻报刊司:我们采取了四个方面措施,加强了新版记者证防伪和管理工作。 第一,完善防伪技术的运用。新版记者证从证件防伪的角度采取了三层防伪技术,第一层防伪靠眼观手摸即可识别,比如证件的核心防伪之一是记者证信息页的凹印潜影技术,凹印的线条非常细小而且不断交叉,但绝不会有糊版现象,用手触摸时会有非常明显的凹凸感,从逆光45角观察时,会有“GAPP”的潜影出现;再如将记者证的单页纸对着阳光,纸张上将会透出“GAPP”的水印,这些技术一般是无法防制的。第二层防伪靠一些简单的仪器即可识别,比如我们用紫光灯照射记者证,会发现总署印章、记者证核发专用章、装订线、安全线都会反射出红色荧光;再如我们拿到新版记者证后,会发现纸上有很多粗纤维,这也是记者证防伪的重要手段,这些粗纤维在紫光灯照射下,同样会反射出红色荧光,这些技术都是人民币防伪技术,代表了国内外防伪印制的最高水平,一般情况下确实难于仿制。此外,我们还有第三层保密防伪,只有少数管理机关人员掌握,不向社会公开。可以这样讲,新版记者证防伪已经采用了目前印刷防伪的最高技术。 第二,完善证件的年检标识设计,加强记者证的管理。新版记者证将原来集中在一页上的年检标识调整到五页,每年年检完成后,在当年的年检页粘贴年检标签,年检标签使用易碎纸生产,粘上后再也无法完整揭开,能够起到很好的防伪功能,而且标签上标有证件的有效期,强化了每年的年检工作,从而加强记者证的管理。 第三,增加了证件流水号的设计。为加强空白证件的管理,每本新版记者证都印有惟一的流水编号,每本证件的出库入库都必须由专人登记和保管,将所有空白证件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避免空白新闻记者证流失。 第四,记者证信息集中打印,统一领取。本次换发的记者证,一律在管理单位统一进行记者证信息打印,直接将中国记者网中的相关内容打印到记者证上,由新闻单位统一从管理部门领取,确保所有记者证内容准确无误,同时也避免以往新闻单位领回空白记者证后出现的管理不善问题。 新闻从业人员逾70万 15万人持记者证 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到2005年,中国正式持有新闻记者证的有15万余人,98%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新闻从业人员达70多万,并显示出中青年多、高学历者多、多民族且男女从业者各半的时代风貌。 近年来,中国新闻界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创新新闻报道,收获了大量优秀新闻作品。中国记协一位负责人介绍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时说:“它们抓住了‘三个重大’———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事件;体现了‘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达到了‘三个增强’———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新闻出版总署:门户网站从业人员无权申领记者证 据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有70万新闻从业人员,而拥有新版记者证的人数仅18万余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没有正式记者证是不允许从事记者工作的。 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3月1日起我国施行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中指的新闻机构,是指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获得出版许可证的报社和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以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具有新闻采编业务的单位。“新闻机构自己的网站采编人员可以按规定申请、领取记者证。而门户网站等普通网站不是新闻机构,没有新闻采访权,其工作人员不能申请领取记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