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的"养猪"事业与营销实践


因为在重庆的一次"吃饭"经历,一直在互联网界折腾、但很少露面的丁磊大张旗鼓地搞起了“养猪”生意,这绝对是一大“新闻”。

更正一下,其实丁磊只是试验性养猪,并非搞起了多元化,他只想养一万头,然后把自己“养猪”的管理方式方法公布在互联网上(办起了养猪网),并公开声称“我就是想让大家模仿”。

这种企业家式的心血来潮,并正儿把经地“玩”起了不相关产业的投资,并且不打算规模发展的现象似乎在近几年绝迹,除了生意的投机主义者之外,众多企业家从过去的案例中已经明白一个教训,投资要避免非相关多元化。因此,从投资角度讲,搞网络的丁磊纵然有将养猪与互联网结合,使之与现代营销结合的想法虽然不无道理,但对网易的帮助不大,只能说是玩票性质。

但是,对于我们百姓的饭桌而言,这些企业家的高调进入或许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直以来,农业产业在中国虽然有所发展,但一直被视为相当落后的产业,众多有志的人才精英乃至企业家均视之为“畏”途,这也是导致我们餐桌上的食物缺乏安全的一个原因,没有经历充分的竞争,缺乏品牌意识和营销意识,流通渠道乱差脏,媒体也缺乏相应关注,这当然导致众多问题滋生,冠生园,光明牛奶,三鹿奶粉,以至众多养的东西都养家因为小、散、乱而出现各种触目惊心的问题,老百姓几乎不敢相信什么是干净的,什么没有填充添加济或其他什么。

因此,丁磊在重庆最好的火锅店的刺激并非个例,像这样一个富有的企业家尚且有如此之危,我们这等百姓的担心更是可以想见。

像丁磊这样的产业资本关注并进入农业也许对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福音,正如丁磊所说,他希望“探索出科学地养猪和营销生猪、肉制品的一条模式,只有把这个体系、方式传播到中国的农村里面去,城市的餐桌上才有可能吃到好的食品”。

一向低调,以技术见长的丁磊现在高调地接受采访,大谈“养猪”事业,不惜为养猪事业“献身”,不惜这一事业干扰其主要产业网易的形象定位,这或者可以称之为一种公益式的产业投资。这种行为值得嘉许,这种模式值得众多企业家尝试。

虽然近两年来,像“天地一号”陈醋饮料转战生猪养殖领域,2008年媒体一度盛传外资开始介入“养猪”——高盛斥资2-3亿美金进入生猪养殖,养猪的事业似乎钱景广阔,但丁磊似乎谨守自己的底钱,他的养猪带来只是试验性的,他只是“想让大家模仿”。

这对中国的养猪产业而言,科学的生产与科学的营销一样重要,丁磊的认真探索能否玩出一方天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