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时期,立春就作为一个节气出现了。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迎春礼的描述。到东汉时正式产生了迎春的礼俗和民间的饮食服饰习俗。在唐宋时,这些礼俗和习俗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明清两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时期。辛亥革命以后,立春的官方礼俗骤然消亡,而民间的习俗也逐渐式微。现在,立春只作为一个节气而存在,相应的民间习俗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或者说通过春节的喜庆延续着。因此,关于立春的礼俗和民俗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相当陌生的了
在北方,立春有吃春饼的习俗。最早的春饼是用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食用时,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黄、粉线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饼包菜食用。传说吃了春饼和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随着时间的发展,春饼的形制、食用时间也因地百异。
在南方,立春有吃春卷的习俗。春卷的制作方法简单,半面粉和成浆状,放些许在平锅底,用文火烧,时时旋转平锅,制成薄如蝉翼的春卷皮,然后包馅,两头以面糊粘住,以浮油煎,外焦里嫩、色香味俱佳。春卷皮一般用麦面,但也有用鸡蛋皮、豆腐皮者。在北方馅多用韭菜、豆芽、肉丝,在江南多用白菜、肉丝、虾丝、芹菜、豆沙等。
当然,春饼,春卷现在不仅仅是时令食品,平时也作为一种小吃,调剂人们的饮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