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
最近同时在看两本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书,一是微观经济学家所著,把大萧条的原因归结为货币政策的失误,另一本则是宏观经济学家所著,把原因归结为积年养成的透支信用和财富(那时美国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刺激消费,同时仅用25%的付款和信用就可以做理财)。两本书的作者都声称是写给聪明的外行看的,由于本人实属外行再加上并不聪明,读读来虽然吃力,却也津津有味。
国内经济学家对于本次经济危机的成因判断莫衷一是,由于病因判断都无法达成一致,处方各有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一个平民百姓的我,其实看不清楚危机的原因,所以我非常渴望通过不同派别学者的讲解全方位了解本轮经济危机的成因。“除非摸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否则,我们不可能从中学到任何东西”,也就不可能从中得到教训和经验。
去年我有机会与郎咸平和赵晓做过近距离交流,也大致了解了他们的观点,他们基本上认为本轮国内的经济危机与错误的宏观调控方式有关,而美国的次级贷只是给我们的作品上撒了把盐而已。
尽管这些专家有的激烈如郎咸平,有的平静如赵晓,您可以不必赞成他们的观点,但可以看他们判断的依据以及他们推导的过程,毕竟他们作为经济学家,所站的高度是很高的。
神交
3月14日重庆万达邀请了国内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韩秀云教授与我们的客户做交流,与大家一同研判经济大势。
大约在四年前,我就在看过韩老师在山东台讲授宏观经济,我还清楚记得不少她的语录,如“给大家推开一扇宏观经济之窗,之后大家就发现风景这边独好”、“宏观经济就是选择,是选择高通胀和高就业,还是选择低通胀和低失业”、“宏观经济就是信心”等等。
通过韩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GDP的构成,也了解了凯恩斯主义的看得见的手以及亚当.斯密看得见的手,让我学会关注宏观经济。
尽管我是经济学门外汉,但这并不妨碍我向韩老师学习,我与她神交已久。
去年下半年,韩老师来渝讲演,我不巧到北京出差,本次能够邀请也来讲课,也是圆我的一个梦想。
倍增智慧
艰难时势下,更需要智慧。埋头苦干是很好的品德,但如果能有智慧地工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世界已经发生了若干次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年的大萧条,“这是一段令人无法忘怀的历史;这是一次想起来就会感到战栗的记忆,这是一个随时会变成噩梦关让人从睡梦惊醒的时代”,以史为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聆听大师们的演讲,我期待我的朋友们能够从中悟出些什么,能够在经济危机的洗礼中不受过多的伤害,能够知道在经济危机中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能够平稳度过这一关。要知道在便全球化大潮之下,想离开宏观只谈微观是十分危险的,顺势而为不仅明智而且效果更佳。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在此时显得更正确。
以空杯的心态、虔诚的心,欢迎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