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取决于一国经济相对于其交易伙伴的相对优势和劣势。GDP增长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利率越高、生产率越高,表明一国经济越强,而该国货币也就越强势。推着时间推移,这些基本面因素会共同形成货币市场上常见的长期价格趋势。
基本面分析往往监测、评估和研判多种与国民经济有关的因素,以确定它们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这些通常属于宏观趋势,较为复杂,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影响国家经济状态的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制度,即社会福利与个人竞争之间的平衡,或经济对外国贸易和资本的开放程度。其它因素包括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构成,例如生产率、劳动力流动性以及创业精神。自然资源也是重要因素,例如石油或矿产。
基本面分析通过经济统计学来研究经济及货币。这些统计通常描绘经济中的特定部门,而不是整个经济。因此,不同的统计数据指出的方向可能相反,因为经济中有些领域可能在增长,而有些可能在衰退,或者有些行业的重要性在下降,而有些行业则在上升。大多数统计数据均可逆推,能够说明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未必能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当今世界彼此联系,瞬息万变,政治、军事、人事乃至自然事件都可能对经济产生迅速、广泛、持久的影响。基本面分析必须考虑所有这些信息,把握经济的整体情况,例如优势、劣势和弱点,但最重要的是了解其未来的潜力和货币的未来走势。个人判断和经验对于货币基本面分析非常重要。
外汇市场交易与零售交易不同。在零售市场上,价格由卖方事先确定,而买方根据该价格衡量自己的需求,然后决定是否购买。在外汇市场交易中,买方和卖方都根据市场向参与者释放的消息以及外部渠道向市场释放的消息,不断调整自己对价格的预期。如果卖方认为价格会在几分钟内上升,他可能选择取消卖价,以期望获得更高价格。如果足够多的卖方在特定价位取消卖价,交易价格将上升到下一个卖价。但是,如果交易者认为价格可能下跌,他们会降低自己的卖价,直至找到买方,从而推动市价下降。
当市场上每个参与者都根据不断变化的消息作出反应时,在这些反应的合力作用下,价格就会发生移动。对于观察家而言,市价下跌的唯一原因在于,价格移动是由成千上万人的决策所致,而非取决于个人决策,即只有多数人的决策才能影响价格。我们经常说“市场对某某消息反应激烈”或“市场今日全线告捷”。但是,由于这种“市场”简称的普遍使用,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理解市场行为时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市场”其实是参与者的观点的集合,是我们意识的反映。
市场参与者对行情的假设与市场的实际走势往往存在差异。当特定的经济统计数据发布时,如果符合或接近市场的一般看法,则市场交易的反应较为平淡。对于这类统计数据,我们称它们“已被市场消化”,也就是说,之前的很多交易决策均已预测到了该统计数据所描述的经济状态,并已在交易量中得到体现。如果统计数据与预测不同,则大多数交易决策将立即平仓,价格根据这些变化发生移动。交易量所反映的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观点与经济、统计或汇率实际情况之间的博弈是主导货币交易的主要力量。
经济指标是由政府或私营机构收集和发布的信息,反映特定经济部门的活力,可以针对特定行业,也可以针对整个经济。大多数指标均为统计数据,但也有猜测性或主观性。很多组织均记录和发布指标,交易者可根据指标评估经济强弱,预测未来活力,研判央行政策,以及深入了解现代工业经济中的多种经济变量。
大多数指标均可分为先行指标或滞后指标。先行指标跟踪通常先于整体经济发生变化的经济因素,用于预测未来经济状况。滞后指标记录已经发生的活动,对于预测不一定有用。
整体经济指标是衡量生产活动的最全面的标准,记录整个经济的成果。这类指标一般由政府收集,是最权威的统计数据。
这类经济指标的例子有: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消费物价指数(CPI)
- 生产物价指数(PPI)
- 失业率
行业或部门统计数据一般与特定行业有关,例如住宅,或与特定经济活动有关,例如零售。这类数据由政府机关和私营部门组织收集,它们跟踪的活动较为有限,通常与更广泛的指数密切相关,能够刺激市场上的交易意向。
这类经济指标的例子有:
- 耐用品订单
- 新房开工率
- 建筑许可证
- 新房销售量
- 零售量
- 采购经理人指数
- 供应管理学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简称ISM)调查
最后一类指标是情绪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和消费者对目前经济状况的看法,以及他们未来的预期和意向。
并非所有单一主题的统计数据都同样重要。政府和央行在选择指标时各有偏好,而市场则更重视利好统计数据。其它统计数据在一定时间内或受重视或受冷落,主要取决于波动性、经济变化,以及是否有更新、更好的衡量方式。
交易者也会根据统计数据与当前经济和市场状况的切合程度,偏重于不同的统计数据。如果市场重视GDP增长,则整体经济统计数据将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如果市场关注特定行业的发展,则交易者最重视的是与该行业有关的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