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层结构:经营
第一章从当事人角度分解了企业成功的五大因素,第二章从旁观者角度解剖了企业成功的三大因素,第三章则是阐述了两种世界观对企业的影响。本章则只需指出,企业家的工作千头万绪,归根结底两个字:经营。
燕子筑窝千辛万苦,一次次地飞行衔回一根根树枝,一口口泥,塌了再建,建了再塌。企业经营也是如此。即使办一个杂货店,也需要一回回地察看地址,一分分地讨价还价,一趟趟地进货,一箱箱地搬货,一遍遍地琢磨货物摆放是不是醒目,一个个地观察顾客的购物意愿,推荐恰当的产品,一次次地热脸去贴冷屁股。一年忙到头,可能还赚不了几个钱。但是,顾客在积累,供应商逐渐在增加,畅销的品种慢慢在摸清,顾客心理逐渐在了解,经营的底气在增长,市场逐渐在打开。这大概就是沃顿创业初期的情形。这里需要那么高深的经营思想吗?需要了解企业成功的地图吗?其实并不需要。需要坚持,需要细心,需要把握细小的机会。可是,这常常是人品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
所以,经营企业意味着用长期的行动编织一张供应、生产、销售的网络,一张人际关系的网络,一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网络。只有成本自己付,收益自己享受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此中的甘苦、问题和规律。
然而,现在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并不拥有企业,他们是职业经理人。成功了,只享受部分收益,失败了,只承担部分风险,并无切肤之痛。同样重要的是,这些职业经理人并不熟悉网络的全部,只熟悉网络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个节点,往往强调局部利益,并且不知道损害了企业的其他部分。往往强调眼前的收益,并不知道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有时候,即使知道有损害,也因为与自己的业绩无关而撇开一边。严格来说,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并不真正懂得经营。
至于没有编织过网络的人,例如许多商学院的教授,完全没有经营当事人的感觉,很难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议。他们的最大作用,是在讲一则案例的时候,碰巧与经营当事人正在思考的某个问题撞上了,产生了共鸣或新想法。经营当事人常常误以为这是教授的水平有多高,其实,是自己的水平有多高。
因此,经营是行动着的思想,是思想中的行动,是坚持,是细心,是毅力,是勇气,是梦想,是人品,是积细小的机会成大事业的过程。经营不是公式,不是图表,不是模型,不是数据分析,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发号施令,不是享受,不是挥霍浪费。经营是件苦差使,只有那些有梦想的人才能受得起这份苦。梦想可能有错误,可能狭隘,可能偏执,可能肤浅,但是,只有梦想才能在长时间中将日常无数琐碎细节的编织成一个宏大的企业。梦想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前景的大小,但没有梦想,就没有企业从无到有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