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安塞民间艺术


 

  安塞农民画

  源远流长的安塞民间艺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与发展,在新中国进一步发扬光大,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等民间艺术犹如枝枝奇葩争奇斗妍,在全国乃至世界面前频频露脸。从为《黄土地》、《延安颂》等50余部影视作品配镜表演,到参加农运会、亚运会、世博会、迎香港回归、建国50周年大庆、柏林亚太周活动……腰鼓打出了豪气,绘画描出了秀气,剪刀剪出了灵气,民歌唱出了喜气。

  

    安塞农民画

  安塞,这片古老的乡土艺术,让这个仅有2950平方公里土地、16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在国内外声名远扬,如今安塞作为保留、承传中华民族古老优秀民间文化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剪纸之乡、腰鼓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中央领导在安塞接见民间艺人                           资料图

  这些荣誉是勤劳质朴、不屈不挠的安塞人民和热爱安塞文化的艺术工作者,在永不止息的奋斗中创建的。

   这份名气是安塞民间艺术精英用热血、智慧和汗水铸造的。“怀揣剪刀走世界,背起腰鼓闯九州。”

  “山歌好比没梁子斗,多会想唱多会有。”

 

 安塞文化馆内的“寿”字中堂

   

   安塞文化馆

 

   安塞农民画

  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滋长、兴旺。从幼儿学童到古稀老者,鼓、唱、剪、画、绣,能人代代出。他们就是真正的艺术原创者,他们就是安塞文化的历史演绎者。

 

   安塞泥塑艺术作品

 

   安塞农民画

 

   2009年3月7日,陕西省政协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岳崇到安塞文化馆视察

  

    2009年3月7日,陕西省政协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岳崇以及著名书画艺术家们到安塞文化馆视察

  的确,如果你未曾亲眼目睹,亲身感受,真的难以想象和体会到,那一个个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子和婆姨女子,唱起信天游那般高亢悠扬、一往情深,打起腰鼓时那种激越奔放、撼山震岳,还有拿起剪刀会剪纸,拿起彩笔会作画、拿起泥巴会雕塑、拿起针线会刺绣的灵秀与聪慧。在城市的演艺台、在乡下的农家小院观赏他们的表演和创作,每一次都会有新奇感受,每一次都会为之沉醉、为之自豪。

  

    陕西省移民办主任杨稳新在安塞文化馆参观学习

   

      陕西省政协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岳崇到安塞文化馆视察后题词

   

     书画家杨稳新为安塞文化馆题词

 安塞民间艺术带给安塞的不只是荣誉,也不只是艺术本身,最可贵的是它所激发的生机与活力,是安塞人意识的更新和思想的进步。过去人们往往习惯用“憨厚、老实、迟钝”这些词汇形容安塞人。而现在的安塞人可以说鲜活起来了。随着腰鼓、剪纸、绘画、民歌在国内走红,在国外扬名,安塞人看到了大世界、看到了大发展,人们切切思变,向着更高更远处放眼。

  

   独具特色的安塞农民画

  

   独具特色的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

  

   安塞民间艺术作品引人注目

  

   安塞民间艺术作品引人注目

  

   陕西省青联副主席、省群众艺术馆专职书法家石瑞芳与安塞文化馆馆长亲切交流

   

     陕西省青联副主席、省群众艺术馆专职书法家石瑞芳为安塞文化馆题词

   

  社会名流“盛赞”安塞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