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后市走势名家访谈纪实-有望上攻2700点


  

      嘉宾: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勘

      主持人:王晶

      市场在迭创新高冲上2400点之后展开了强势震荡,后市向何处去?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勘先生日前做客本报《财经对话》,他认为:由流动性推动的反转行情已经基本确立,后市有望挑战2700、2800点,金融、地产、能源及涉及产业升级的行业仍有机会。

      反转行情已经确立

      主持人:大盘迭创新高之后震荡加剧,你认为行情走到这里性质如何确定?是自08年11月以来的熊市反弹还是已经确立反转?

      刘勘:我明确的回答,这个股票市场已经是反转行情。08年11月6日国务院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么大的投资计划会拉动相关投资需求,一系列产业政策也会陆续出台,是政策面、资本面、基本面三个方面推动了虚拟经济,在政策面和虚拟经济货币量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就会筑底。

      从现在公布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来看,首先是货币贷款,自08年11月份到09年3月份,估计贷款已经超过08年全年的4.9万亿,这么大的贷款量必然刺激相关的配套贷款,所以说货币的流入量是非常充裕的。

      从资金流量可以看出09年4月到期的票据量接近1万亿,但09年一季度央行到期票据量是9575亿,可以说4月份这一个月到期的票据量相当于09年前三个月的到期票据量,货币量非常充裕,对于股票市场所构成的作用短期来看也非常充裕。

      此外,可以看到现在国际市场的资金流量,在爆发这次次贷危机之后引发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欧美发达国家央行都采取不同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尤其是美国采取购买3000亿2-10年期的国债、8500亿的机构债和企业债券,变相开启美元印钞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再加上日元、英镑、瑞士法郎也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随后加元和瑞典法郎也很可能会加入,假设09年二季度末三季度初欧元的利率再下降到0.5%,不排除欧元也会加入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这样一来世界上主要的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瑞士法郎)都采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资金。由于投资和消费市场没有启动,各国央行向市场注入的资金就被商业金融机构窖藏,一旦出现窖藏,下半年或年底,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出现回暖格局,这些被窖藏的货币会迅速冲向市场,使得资产和资本的价格将会发生很大的预期变化。

      综上所述,从内外资金的流向来看,目前中国的虚拟经济市场已经反转了,政策面也支持,宏观基本面等待二季度、三季度或四季度逐步证实,所以虚拟经济市场必然要提前反映出整个市场的运作格局。

      后市有望挑战新高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这是一波“钱多人傻”的行情,是由流动性推动的行情,那么接下来如果流动性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时,是不是也意味着行情结束?

      刘勘:是有这种可能性,现在关键是要看M1。M1是流动现金量+活期存款,是企业在社会当中最活跃的资金。M1增速的反弹或下滑,对市场资金的供需变化非常直接和具体,市场的主流投资者关键是看这个指标,当前股票市场几次小的波动都跟M1有关。如果我们把96年到现在的M0、M1、M2货币增长变化的曲线图和大盘指数叠加起来,那么从短期、中期、长期来看都比较接近,因此M1、M2和M0对我们判断证券市场短期、中期、长期的波动有重要借鉴价值。技术分析永远是滞后的,只有量价关系出来之后技术指标才能反映出来。

      在这其中关键的是M1和M2的“剪刀差”,如果“剪刀差”缩小了就不一样,1月份6.68%的M1反弹指标,跟M2的“剪刀差”扩大到历史最高点——12.11%,有了这个“剪刀差”,很多在市场比较活跃的资金转为长期、定期存款,资金的流动性和活跃性下降了,活跃性下降,供应虚拟经济市场的资金就会减少,股市肯定也会下跌。如果“剪刀差”不断缩小,出现回升,本月16、17日公布的指标对于今后行情的预测很重要,2月份M1是10.87%,估计3月份也在10%左右,行情经过短线回落调整之后,停留的时间和幅度都不会很大,很可能还会再去挑战2700、2800点。

      主持人:年报季报正在披露,你所判断的经济复苏、景气回升如何在业绩报告中体现?当中有哪些机会?

      刘勘:从一季度已公布的年报来看,很可能还会呈现出去年四季报的滑坡现象,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上市公司微观的季报报表都不会好看。

      从行业增长上可以看到,4万亿的投资进去,相对受益的板块和行业今后一段时间很有可能出现变化。金融、地产等战略性资源、能源及国家产业政策整合且符合产业发展升级的要求的新兴材料,这些产业会有机会。从证券市场来看,1600多点启动时就是历史的低点了,那时投资者在这几大板块都应该动。从市场演变的格局来看,中小市值的股票走势几乎都跑赢了大盘,如果现在大盘蓝筹股票被后市资金追逐,而且有进入迹象,那就不是小行情。证券市场中只要大盘股一动,得到大资金的青睐,那就不是短线波段行情,量度升幅起码是中期向上的行情,目前盘面已显露出来。

      持续看好银行股

      主持人:市场倾向认为,信贷超速增长对银行股形成利好,我们也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股走势明显强于前一段时间,那么你对银行股怎么看?有没有持续上扬的机会?

      刘勘:很多行业研究员总是从存贷息差的收窄来看,预计不良贷款率随着贷款额度的增加会下降,但从银监会公布的2月份有关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来看,是双双下降的,虽然幅度不是很大。这说明在去年10月份积极的财政政策、银行的配套贷款以及在今年年初的情况下,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是在下降的,并不因为贷款基数的增大使贷款利润下降。对银行而言,今年一季度整体贷款量比较大,1、2月份是2.69万亿,目前市场对于3月份的预期可能达到1.3或1.8万亿,本月中旬将会公布具体数据,由此来看,一季度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不会上升,甚至从1、2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是双双下滑的。至于今后出台的刺激经济的计划会不会使银行产生一定的不良贷款率,我觉得那是2010年以后的事情了,因为大项目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估计两三年之内不一定能在帐面上反映出来。

      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现在银行上市公司,如果负债率在64%就是健康的。中央银行对国内5000家各行业具有代表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得出,平均负债率是55%,也就是说,目前企业负债率处于历年最低水平,对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关键基础。08年全球危机过程中,我们的银行利润能达到5834亿,与02年的460多亿相比放大了10倍多,银行并没有因为危机的爆发、经济增长的滑坡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出现更大的损失。所以说,银行股是可以持续看好的。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一轮大行情最后总是以大盘指标股补涨作为终结,如果未来银行股尤其是三大行(中、工、建)补涨,我们应该怎么看,是最终的补涨还是新行情的开始?

      刘勘:不管大盘指标股补涨不补涨,这一轮行情启动之后小市值的股票量度升幅都跑赢了大盘,而且比较可观,接下来让这些被激活的资金再去接盘它肯定是不愿意的,那么资金肯定会流向量度升幅不是很大的品种——也就是市场所称的“二八现象”的“二”。当这一部分启动后,资金进去却没有得到一定的获利空间,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多年后,只要大盘股一动、“二八现象”轮动全面结束之后,那么这个波段行情都会“休息”一段,之后再看实体经济及其他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现在的情况是,各国央行和财政救市,经济注入了大量货币和资金之后还继续往下走,要等到真正出现回暖、出现紧缩信号之时,行情就基本告一段落了,现在还没出现。

(解读:1664点反弹以来,上证股指的涨幅接近800点,基本上反映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信贷激增的政策刺激。年线附近的震荡,即使在周一出现上穿年线,也面临着回调整理的要求。短线还是宜避免追高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