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有“千里马”,却鲜知有“千里牛”。其实,“千里牛”也是一类可贵的人才。
现实中,许多同志长期埋头苦干,不图名、不图利,组织上分配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干一行爱一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这些同志中,品德好、能力强、群众认可的人才不少,但因为他们做的是基础性工作,不显山不露水,在有些人眼中只是默默无闻的“老黄牛”,不是可堪大用的“千里马”。他们虽有“千里”之能,却往往“才美不外见”,“伯乐”们的视线也就少有顾及。即使有“伯乐”耳闻目睹之,也多是赞扬其“精神可嘉”,勉励其“再接再厉”,号召大家向其学习,却往往不将其当作人才选拔任用。因为“伯乐”们欲相的是“马”而不是“牛”,就使得许多优秀的“千里牛”被列入另册,不被相中。
“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开拓飞腾的“千里马”,也需要务实能干的“老黄牛”,尤其需要熟悉基层情况、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对选人用人的“伯乐”们来说,应该多关注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也相相“牛”。识别与发现人才,选拔和任用人才,既要看重“千里马”,也莫亏待“千里牛”,要让安心做事、不事张扬的同志有奔头、有前途。
要真正了解身处基层的同志,“伯乐”们还得俯下身子,细致考察。相出好“牛”更能体现“伯乐”的眼光。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重实绩、看发展、讲贡献”的选人用人导向,全面衡量干部的能力、作风和道德品行,从政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能够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真知出于实践,人才遍于“草野”。期待有更多头脑冷静、眼光敏锐的“伯乐”深入基层,发现和选拔许许多多真抓实干做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老黄牛”、“孺子牛”。
伯乐相“马”也要相“牛”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