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纪实连载)
孤独的脚印(又名孤独的管理博士)(47)
(续46)说第一家试点单位是文本主义,那还有文件;而这一家全部是人工管理,没有半点文件;单位的所有行为全部是用嘴说,因而文件对他们相当佰生;而且因为单位的性质不一样,连第一家试点单位的基础文件也不能应用。于是又开始了前一轮的循环,我一人既要进行观念与文化培训;还要结合这个单位的实际重新制订文件。说第一家单位的人有积极性,那是因为这些人上班拿工资没有事干;所以想做点事。而这家单位全部是计件工资,没有谁想做这种没有工资的事;所以我更忙了。正在我一个人忙的不可开交之时,对第一家贯彻国际管理标准验收的认证审核组到了。
话说我正在第二家试点单位干得如火如荼之时,第一家贯彻国际管理标准验收的认证审核团来了;这时这位经委负责人并没有安排我去参加,仅通知那位退休的公务员和那位实习的贯标公务员配合审核认证;而要我继续留在第二家试点单位编制文件。这时的我一下子凉了半截,想真心诚意帮助贯彻国际管理标准的热情也熄灭了;于是准备将这个单位的文件编制完后,再也不参与这位经委负责人的贯彻国家标准试点工作了。
因为人有人格,而利用也要有起码的人格吧;由于贯彻ISO9000如同一个项目,成功了竟然不要项目负责人参与评价会;这应该是对项目人员的歧视,而我本就是一个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我肯定不会对此忍辱负重,何况我本身还没有重任;所以我自然也就不想在这里干下去了。
这不是我不感恩,实在是这个恩我承受不了;因为我的性格决定,使我准备放弃这位经委负责人对我的帮助了。
正当我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忽然手机响了;原来是民主党派的那位组织部长到处找我。其实也不是这位组织部长找我,而是为某服装老板找我的。
原来这服装公司的老板当初生活无着落,只靠卖一些服装维持生活;当遇到改革开放的机遇后,连忙利用其社会的关系;大搞起了土地开发,结果一夜暴发;这些社会关系中也包括这位民主党派的组织部长。由于社会关系们到底是高级干部的出身,就是比个体户老板有远见;当他们见到这位老板利用政策赚了不少的钱后,马上要她用这些钱去办实业;于是这位服装老板就办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服装公司,实行两条路齐头并进。在初期,土地开发和服装经营都实现了双丰收;可后来最先市场经营的服装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虽然土地还没有市场化,但官方的直系关系已有太多亲自介入了;这位老板自己的关系在初期的确有作用,可如今官方们的直系关系都挤进来的时候;自己的份量也在倒退。于是这位老板也想把服装真的搞上去,因为能达到自己这样规模的并不多;然而自己也请了不少的职业经理人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大多是同样无能为力而继续亏损。正当这位老板一筹莫展之时,我的一篇文章吸引了她;文章说‘用国际管理标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快速途径’,于是想要我到她的企业去试一试。
然而我在哪里,这位老板并不知道;因为自己从未与我有过联系。倒是民主党派的组织部长经常与这位老板有联系,这是因为民主党派组织部长也是官场上的人;而且只要给一点小甜头,什么忙都会帮。所以这位服装老板就把要找我之事对这位民主党派组织部长说了,结果这位民主党派组织部长打包票一个电话就能找到我。
我心里有了退路后,倒也心胸开阔起来了;于是依然如故地搞这家试点单位的文件。当文件全部完工后,我并亲自组织这家文件的实施;因这家单位没有任何文件的概念,所以新文件的实施倒也十分顺利;当一切都进入标准化后,这家单位的改制成功了;于是这位新老板把我抽出了,配合他建立对外的营销机制了;因为贯彻国际管理标准也要如此,所以我倒也十分卖力。当然最大的亮点是我帮助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国际营销体系,而且当时就在某国站住了脚;当全部体系运转正常后,我通过这家的负责人向这位经委负责人转达了要回家的想法;可能是第一家试点单位的验收到了关键时刻,这位经委负责人仅电话联系了一下;并要这家试点单位将我的费用结算完,当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之后;我独自踏上了归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