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4月14日下午南岸区工商联领导来到重庆万达联系工作,我把重庆万达的开发工作向他们做了汇报。
作为非公企业的非正式组织,他们期待能够为企业做一些事情,特别是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个大家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通道。
区工商联领导听取了重庆万达建设进展的汇报之后,还饶有兴趣地听取了重庆万达对于经济大势的看法。他们对于万达集团能够在经济危机中仍然不断进取,努力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表达了期望能够为企业做好服务的愿望。
小组织、大舞台是对于工商联的一个很好的评价,由于工商联联系着各种各样的企业,有加工制造业、也有房地产开发业和零售业等等,大家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和时间各有不同,对于经济危机的认识也不相同,这种沟通对于大家全面认识经济危机的性质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再加上如何在危机中做出相应的行动,以期能够生存并获得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耐心
工商联领导传达的信息中,可以隐约看出些许的乐观来,不少人认为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这也让我想起,前几天一位资深的销售元老也讲过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房地产已经开始复苏了,这让我不寒而栗。
我一直讲要看三个城市,从最近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北京开始跟上全国的节奏,在放量的同时价格也已经开始上扬,可以讲是一个好的信号;但我感觉北京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打压,其中一篇文章就讲了“不要由于春暖而引发春困”,就是反对大家“给点阳光就灿烂”。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我也一直是悲观和乐观相结合的。悲观是用于做技术和经济准备的,比如现金流的储备要更充分才可能应对未来的危机,在这一点上我更愿意相信真正的经济危机还没有到来,未来的日子可能更难过,这些能让大家沉下心来做事情,而不是心浮气躁;而乐观是用于给大家鼓劲,毕竟重庆的房地产有相当比例是运行在成本价附近或以下的,在价格上也是跌无可跌的。辩证地思考问题,既能让我们看到危险性,不敢掉以轻心的同时,也不致丧失斗志、信心皆无。
从本质上讲,还是要有耐心,我不太相信或者不敢相信经济就此开始了复苏的过程。这不太符合经济规律,也不太符合历次经济危机复苏的周期性。
不相信一蹴而就是我做事情的基点,足够的耐心是大家沉得住气的关键。
准备着
记得少先队的口号是“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作为企业也应该如此,即准备着、时刻准备着迎接经济的复苏。
耐心并不是“熬着”,是危机时刻的苦练内功,包括队伍的整合与优化、包括技术水准的提升,当然也包括产业链的打造。这样当经济开始向上时,就有了足够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快速上路赢在起跑线上。
忍耐着、等待着、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