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04.01-1970.06.0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智商高达194的天才,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伟大的先知,犹太人。
他最为世人所知的是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四个基本假设: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一般来说,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 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 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指希求受到保护与免于遭受威胁从而获得安全的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隶属与爱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指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的需求;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自尊需求(self - esteem needs),指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 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 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needs),指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 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 望的人物。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这个理论我很认同他的分析。下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在马理论中认为五种需求是阶梯性的,而且存在普遍性,但也有一些例外:如宁死不食嗟来之食,布鲁诺宁愿被烧死以及很多人由于对真理的追求不惜付出宝贵生命。。。由此可以说大家需求有一定层次性,而不一定是阶梯性的,并且还有有偏好性,甚至可能会为了某些需求而放弃其他的需求。
马理论所说的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分别代表了人对生存,法规,道德,名誉,使命的追求。
马理论所说的五种需求更多的向外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均是向外寻求自我满足。与之对应的内化需求即天人合一,可以说是自我需求与宇宙需求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