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员眼里,钱财总是如粪土,要不然四亿元人民币完全打了水漂何以不见心疼。当然,这是香港投资商的钱,反正没有花多少当地纳税人的血汗,也足以令人骄傲。然而引以为荣的政绩,却成了一堆废墟,并且一躺就是十五年的光阴,其中也未见人过问或自责,当地政府的淡定也非同一般。
对于烂尾工程的拆除,民众所要做的并非为质疑,而是欣赏那非凡的爆破的技术,以及壮观的爆破场景,继而配合发出赞叹的声音。此外,拆除效率之高,程序之严格,也可称道一番。“百亿新城”的拆除,大抵也逃不过这个规律,又被新上台的领导班子当成政绩,在四处夸耀了。我绝不怀疑一些地方政府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以及一些媒体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技巧,即使旁观者不如当地百姓看得那么真切,但是不吝给予的只是骂声,决非赞叹。
六百六十三点八七亩的土地,之前是耕地,还是非耕地,我们暂且不知。但若是前者,十五年的浪费,也不是一笔小数,而那些丧地农民,生存状况如何,也值得我们同情。如今,城市用地紧张,若将其用之它途,其产值也令人羡慕。当然,在招商引资饥不择食的当下,失误总是难免的,而担责也是闻所未闻,既然都是为发展当地经济办事,并且由县领导拍板,更没有苛责的理由。因此无论发生多大的失误,也总是能一团和气。
十五年的光景,县领导估计是换了好几荏,当年谈成此项目的领导可能背着“百亿”的政绩,升官发财去了,也为当地GDP吹起了一个巨大的肥皂泡,更是许下了一个美丽虚幻的前景。后任不管前任事的官场痼疾,让这些烂尾楼工程静待原地,成为政绩冲动的绝好讽刺的教材。我想当初所耗费的行政资源肯定不菲,而优惠政策也令人侧目,至于银行贷款也不可小觑。可惜一座城市的未来,以及民众致富的愿望,除了被一些官员拿来作为晋升的台阶之外,余下的便是戏弄。如此而言,一堆废墟十五年不见拆除,也算是情理之中了,因为他们并不用对养他们的纳税人负责。
如今,新任的官员将这座“百亿新城”拆除了,也算是对民心失望的一种补救。我所关心的是,这惊天一拆,不知道又产生了多少GDP,,成为年底统计数据的耀眼的一部分。现实总是如此吊诡,无论建空城也好,还是拆除废墟也好,政绩决不会缺乏,而GDP也很诱人,只是百姓受到愚弄,许诺的前景难以兑现。不知这所谓新的坐标性建筑,是不是劳民伤财,让人空喜一场,还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