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辛格决定承担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后的外交使命:加入美国申办世界杯委员会,通过自己的影响,为美国拿到2018或2022年的世界杯主办权,并信誓旦旦地说要活到99岁,看2022年世界杯。
基辛格是世界有数的明星球迷。他在德国的城市Fürth长大,当时那个城市的俱乐部还拿过德国冠军。纳粹上台后,犹太人特别是青少年都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免得被暴打一通,但他还是冒死去看球,可见球瘾之大。后来他在美国成为政要,但从1974年以来,他除了一届外,每届世界杯都看。也正是他帮助贝利加盟了纽约宇宙队,在七十年代的美国掀起了一场短暂的足球热。
以基辛格的外交经验,他认为美国拿到2018年主办权的希望不大。世界杯2010年在南非,2014年在巴西,2018年会轮到欧洲,但到了2022年则会落入美国手中。
如今美国队在世界排名第十七,是典型的二流队。不过,美国以一个足球沙漠,在1996年主办世界杯,创了世界杯观众的记录,而且顺势发起职业足球大联盟,2002年打进世界杯八强,让人刮目相看。如今,大联盟的比赛,平均每场上座率为16000人,完全在市场上站住了脚。今年全球经济衰退,但美国的职业女足逆风起飞,第一场比赛竟也吸引了16000的观众。女足国家队目前也在世界排名第一。谈起足球,美国已经不是拿不出东西来的国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2022年世界杯在美国举行,那将可能给世界足坛带来本质性的结构变化。虽然美国足协对于那年的目标一字不提,但是,美国队打入决赛的可能非常大,拿冠军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要知道,美国队用了八年时间,从在主场勉强小组出线,到了在异乡成为世界八强。再用二十年,从世界八强成为世界两强并非过分遥远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足球已经成为美国青少年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已经和一些主流运动可以竞争,只是观赏性不足,商业价值不大。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主流体育太强,球迷口味高、非常挑剔,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足球还是欧洲二流水平。但是,踢球长大的一代正在形成庞大的观众群,美国的足球水平也在日日看涨。如果2022年拿到主办权,到时候市场也成熟了,美国可能成为一个和欧洲能够竞争的足球市场。
用基辛格的话来说,美国足球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的风格。他是尤文图斯、曼联、阿森纳的球迷,喜欢巴西和法国队,讨厌意大利的防守,但对其残酷的有效性毫不怀疑。说起球来,他是行家里手,他的意见也值得听。不过在我看来,美国足球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吸引一流的体育人才来踢球。这次女子职业足球开锣,挺身出来帮忙的是篮球明星科比。科比在意大利渡过青少年时代,酷爱足球,崇拜巴西女将玛塔。这次是他将玛塔正式介绍给美国足球界。不过,在看着他和拿着自己球衣的玛塔站到一起时,人们也不禁联想:何时他这样的人才会成为足球运动员呢?
也许,2022年的美国世界杯会改变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