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记(二)


 学车记(二)

    记得以前写过一篇博文——“我经历过的生死时刻”。大意是在平静的生活中,死亡其实在时时刻刻窥测着你。比如人过马路,与车交错,常常就在几秒之间,这几秒不就是生死线吗?人时常会因自认为是灵长动物而自恋,把自己看得高贵而强大,其实这是一个莫大的误区。在物理空间,在异质力量面前,你就是一堆百多斤的骨肉,懦弱不堪。汽车虽然是人制造出来的,但它的机械力量早就强大到人无法抗衡了。就像人制造了太多的东西,都变为强大的异化力量一样。

    学车之前,恐怕多数人都会清醒地告诫自己,忘掉自我,不要找人“照顾”,一门心思好好学习,毕竟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我学车之前,朋友都这么叮嘱自己,自己自然也这么想。对于人们渲染的“教练如何如何”之类的告诫,也早作好了心理调适,目的就是为了拿驾照,学技能,这个过程大可不必计较。你好好隐蔽自己的信息,纯粹把自己当成一个学员就是。但实际证明这很难做到。教练有双“刁眼”,见面就会大致把你大致划为一个范围,会一步步问出你的单位。偏偏学车过程中,市内发行最大的晨报发了专访、连载了作品,你自然什么密也保不了。这样也好,我还是得到了一些“关照”。因为学员多,每天轮到上车的时间不多,教练为了让我多学一点,看见哪天哪个教练的车来人少,就把我塞到这个教练的车上,跟他学。三来二去的,我跟了不下五个教练。不过我并不感到舒服,毕竟占用了人家的时间。再说我也不习惯和“同学们”太不一样。不久我就拒绝了这种方式。好处是我多学了几手,有了比较,让我在考试中占了很大便宜,并且也交流给“同学”,他们也吸取了我的办法。比如倒桩,我们教练教的是看边杆打死,一是不实用,二是稍微把握不住就没有调节的余地了,三是在场地练的是夏利,考试时是桑塔纳,车型不一,到时候也会出现问题。我跟别的教练学了看中杆,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还有坡道定点、侧方停车等等,把注意事项量化、物化为最方便的方式,就可靠多了。练车场上我经常到处转,加之别的教练对我也照顾,总是告诉我他们的方法。我就会从中优选最好的办法。

    开初教练对我的行为表示认可,并大度地说他教的目的就是先找到车感,然后不论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合格就行。但后来学员跟我学的多了,有点伤他的“自尊”,就有些不满了。不过我还是暗暗按我学的办法来的。

    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我会表现出一个“弱点”,就是开初会犹豫不定。尤其是在练场地的环节,我显得很没有把握。倒桩是星期二考的,紧接着下个星期二就要考场地。我排在每星期二、四、六下午上车,星期二考试没上车,星期四下雨,星期六才开始练,比之一、三、五上车的,我的时间很短。更甚十几个人一辆车,一天一人也就轮二、三次。且对教练教的方法不适应,跟着别的教练学了几手,还没确定下来。练车过程中,一次次试验,出错很多。情况对我这个车盲来说,陡然严峻起来。大家都为我担心,我也有些心虚了。不过我在试验过程中,已经渐渐选择了最可靠的办法。上考场前,决心已经像铁那样坚硬了。

    考试中,我们车出师不利。一个小伙子是政法系统的公务员,本来开了多年的车,练习场上经常技惊四座。因为有事,安排在第一天考,偏偏两次都不合格,被淘汰了。第二天,我被安排在4号考车的第五位,我们车学员的第一位。从开始考就间或传来有人被淘汰的消息。轮到我,上车后,笑着从车窗上对等候的学员打开了个V字手势,响起一阵鼓劲声。场上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进入场地,设施太过好了,标线清晰,路面平整,我的感觉清晰异常,侧方停车、起伏路、坡道定点……几乎没有一点错,顺如流水,一遍通过。我甚至觉得时间短的不可思议。

    想不到的是,跟下来我们车就不顺利了。几个应届毕业生、教师,还有一个我的本家,一个开过拖拉机的民工,都没过关。其他的多数都考了两次。加我,就三个是一次通过的。

    学车的新鲜之处,就是使你在固定的生活范围内跳出来,认识了新朋友,组成了另一个世界。我们车上的学员,有学生、民工、教师、职员、还有缓刑的、从事神秘职业的。但一无例外都是平等的朋友,相处很好。他们对我是很尊重的,但我不喜欢被“尊重”,喜欢与他们对等地开玩笑、争论、聊天。那种感觉真好。一下下去这么多人,我有些伤感,很是遗憾。我留了他们的电话。或许,我们的友谊会延展下去的。我自然没因为我的过关而自得。论车技,我肯定不顶他们成熟,论生理、心理条件,我也绝不会比他们优秀。我不过是在一个特定的技术范围,依靠一点侥幸、运气合格了而已。

    练车的过程中,我开了几次车,还走了几次二十几里长的最繁华、拥挤的街道。当然多是有朋友陪同的。停车、变道、掉头、红绿灯都经历过了。可见,我们学车的技术是扎实的。

 

    科目三路考练习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练习路考的场地在北环线。这天,教练坐在副驾座上,我与三个女学员轮流练车。w女士开车的时候,我们看见一条哈巴狗一动不动地躺在路中间。哈巴狗应该是白色的,它已成了灰色,莫非是被人遗弃后,走在路上被车撞死了?M女士甚至说她看见了狗流出来的肠子。我们可惜了一番。

    掉过头往回开,突然看见那条小狗出现在了另一边的行车道上,面朝马路,上半身立了起来,没有见有什么肠子出来,看来它只是被撞晕了,伤了下半身?它怎么不离开马路呢?不知道危险吗?再开一个来回,是我开车,见小狗又挪到了这一边,还是立着上半身。似乎看见了它毛绒绒的无言的眼睛,我急忙绕过了它。直到我们收车,小狗都这样托拖着下半身,在车辆疾驰的路上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半立着,眼巴巴看着一辆辆过往的车辆。直到晚上,我心里都在揣着这幅画面。第二天早上,我突然想,小狗一直不离开路面,恐怕是在祈求过往的车辆带走它。心一阵战栗,本来就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刻阴影更黯淡了些。隔天下午又轮到我学车,路上已经不见了小狗的踪影。

    刚开始看见它的时候,尽管我数次拷问能不能下车把它抱离路面,喂它一点东西,甚至收养它。但我知道我只能这样想,到不了付诸实施的程度。我了解自己,是不能豢养宠物的,因为自己的心太重,会不胜情感的负担。

    学倒桩的时候,我曾在路上看见一男一女带着一条很小的狗,至多有两个巴掌大,毛色黑白相间,看来是特有品种,长不大。那两人在前边走一步,小狗就要跑十几步,叫人不忍心。我期望这两个人抱一抱小狗。跟着他们看,要是他们抱起来,我的心就放下了。可他们一直没抱。不觉走过了通向驾校场地的小路,一直走到了前边的十字路口。心想,十字路口需要躲车,过红绿灯,你们该抱了吧?可他们还是没抱。好在,小狗在红灯闪亮之前跟着跑了过去。对这对男女我很不满意,你们要么就不要抱它出来,抱出来了就该关照一下。我莫名其妙地多走了一截路,被骑着摩托车的T学院的W老师看见了。他是同车的学员,进场地后他问我为什么,我支吾着应付了几句。我要是养宠物,还能干别的事吗?这是不是虚伪,不好结论,但却是我的真实心理。

    天下生命何其难啊!上天造了生命,又不能有效地庇护它们,真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那只半立在路上的小狗,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好在前些日子,看了《金刚经》和《圆觉经》,既然一切皆空,什么生命不都是一样的归宿呢?只不过早晚而已。今晨看艺术人生,朱军采访导演胡玫,问她父亲死后的她的感想。记得朱军不是一次问这个问题。前一次她还是哀伤的,这一次她竟然很坦然,大意是说人早晚都死,哀伤多了也无用。活着的人还不如干好自己的事情。就有些禅意在里边了。想着那条小狗,多少也有些释然。但愿它已经被好心人收养了。

 

    说到学车,插了一段小狗的“故事”。还是回来吧。

    路考我有些紧张,犯了些小毛病,但无碍合格。

    四月二日路考,六日,驾照已经到手了。

    驾车扩大了人的自由度、空间度,延展了人的自然属性,但在终极意义面前,人的自然属性的无限膨胀,究竟合理不合理,在这里就不说了。

    愿上天保佑天下的行路人、驾车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