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作者:踏雪寻梅花
           
    丽娜君,您的信件收到了,《对话中国人的劣根性》写得很好,居然一个月多后才发现,太抱歉,这么久才打开邮箱,知道您曾经给我发过这篇文章。近来主要是忙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这两项活动,迟迟回复,非常不安。在word上写好后,粘贴回复如下:
 
   不要责问为什么现状这样,其实解释这现象的由来也容易:长期以来中国就是等于世界的,是一个统一的完整世界核心区,直到欧洲完成世界地理大发现并快速完成对世界的攫取实现资本主义的快速飞跃才被打破。

    这在中国等于天下的期间完成的对人性的掌握如此深刻控制竟是如此严格,以至于天下人都只能“著书只为稻粱谋”。

    这并不是中国人真的比欧洲人这方面更聪明,根本的,就在于①中国绝大多数人仍处在生存危机中,②行政统一的国家的统治阶级掌握了全部的国人赖以生存资源,并辅以行政暴力,使得全体国人都处于求安定而不能得的窘迫状态中。

    没有安定,饭也是吃不下的,哪怕是当狗当鸡,只要能安定,经历过动荡后,那是是人都干的,“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古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即使当了太平鸡犬,主人不让吃也是难受的,必须合乎主人的想法才有吃的,这是真理。而且,即使是鸡犬,也是分类的,有的属于伥鬼,是处处想办法帮主人教训、修理和吃掉鸡犬服务的,靠这个捞取了鸡头狗头的资格在鸡犬中作威作福。

    那么,社会上迸发的种种理想在哪里,文化进步在哪里?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在吃饱了的肚子里,就是从那里产生的。没吃饱的肚子只有哀号,吃饱的肚子才有歌声和追求歌声及各种精神享受,不管那些是颓废的还是进步的。

    即使是五四时代,呐喊的还是吃的有几分饱的学生和教师,没有工人农民,工农是被唤醒的群体,当然也最容易睡去。其实五十年代后,他们基本就都睡去了,只是知识分子、学生和具有干部性质的工农人员在嚣动,进入八十年代后,那些干部性质的人经历打击后,就只有知识分子和学生在嚣动了。工农,更大程度的忙于生存竞争了,再加上没有人来唤醒他们了,当然更不会动了。

    今天的鼓噪是必然的,因为分化剧烈和财富增加,相对吃饱有余力思考和呐喊的人更多了,各种价值取向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了。

    文明是在分化中诞生的,有人剥夺了他人的食物让自己的群体获得了填饱肚子的权力后,他们为主的文明就诞生了。当食物更丰富后,原来的结构就要被打破,因为有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和要求权力了,剥夺并占有-畸形发展-文明-财富扩大-新的权力格局的打破和形成-新的畸形发展……,历史就是这么循环的,自古至今都是这样。

    只有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想法才是对的,唤醒大多数人才能改变世界,自古至今莫不如此。但是之后的任务更艰巨,那就是让他们肚子吃饱,有余力思考和追求精神需要,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这个世界,否则,仍然是个唤醒和沉睡的轮回。

    其实,今天的世界,那些国家包括欧美,统治者达成统治目的的方法,还是对人进行生存控制那套。

    至于大气、重男轻女和解放思想的话的讨论就不用再多说了吧?答案都在前面了。这本来就是生存危机斗争的表现,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的表现。

    互联网真是个好玩意儿,它在事实上冲破了八十年代初的禁令,把六七十年代的一些事物在新的条件下复活了,旧时代“杀人如草不闻声”的局面,在新世纪是一去不复返了。d真侥幸,八十年代没有互联网,不过他能实现彻底控制十几年,也算了不起了。

    可以预见,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将来在中国会发生更大的作用,这不是宪章派设想的那种,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小老百姓和小知识分子,他们的追求和宪章派包括维持们都是显著不同的。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以大众取向为转移的,在觉醒的大众面前,一切所谓的力量都不堪一击。

    科技的发展最终能解决人的生存危机造成的各种怪现象吧?

    您今天提出的一切都很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