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成莹是一家著名咨询机构的领头人,属于那种经常有真知灼见的人。从他寄送的期刊中看到他的一片谈企业文化的文章,对他提供的素材感觉新鲜,对他的观点也深以为然。文章如下:
企业文化是附加值
一个朋友是一家连锁饭店的老板,一天晚上请我吃饭聊天,谈到了他饭店的发展思路及规划,其中不凡是些伟大的想法,包括要用企业文化来带动饭店的快速发展思路。
我指指面前桌上的饭菜和周围的服务人员,说:“你应该更多的关注你饭店的这些本质,让菜更好吃,让服务更好”。
可是,他的认识却让我感到有些诧异,他说:“我认为那些不是饭店的本质,我们的本质是我们的文化。”他说的斩钉截铁。
我有些愕然,的确,朋友的饭店开的好像不错,与他的那些同行相比,好像还是挺有些文化,而且,他还专门请了人,设立了企业文化官职位。确切来说,他文化带动发展的想法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认为他并没有清楚一个饭店的本质是什么?
朋友饭店的文化,是情缘文化,是爱心文化(他的饭店是家川菜馆,曾经有个员工是新闻人物,那个员工车祸身故后,捐献了眼角膜,在青岛被广为传颂,其事迹也被拍摄成了电影。)可是,我总想不起来为什么要到他的饭店吃饭,我找不出到他饭店吃饭的理由,无论是菜品,还是服务,还是环境。我也实在感觉不出来他的那些企业文化,和我去他的饭店吃饭有多大的关系?至少,我没有因为情缘和爱心去他的店里吃过饭。问过周围的朋友,好像也没有类似的经历。
这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饭店的本质是什么?
智诚灵动经常说的生活者理论,人,首先是人,是活着的人,人们的消费不是为了让厂家或商家能够赚钱活下来,而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可是我们很多的企业经营者却往往会忽视这个简单明了的道理。
我们为什么去饭店吃饭呢?当然有很多的理由,为了吃东西、为了应酬、为了面子、为了……;这些理由都是为了去吃饭的人自己的,但是我想不会有人为了一个饭店的什么企业文化而去一个饭店吃饭(即便是为了猎奇而去的,又能够有几次呢?)。
饭店的本质,应该是给客人提供优质特色的菜品(卫生、好吃、特色),提供优质舒心的服务,提供舒适温馨的就餐环境;只有嫁接在这些本质方面的饭店文化,才能够迸发出强有力的发展动力。换个说法,企业文化其实是饭店的附加值,是附加在菜品、服务、环境上面的一种升华的附加值。
如果一个饭店没有本质的好菜品、好服务、好环境(或者,至少能够具备其一),那么这家饭店的前景,就肯定是令人担忧了!
可见,本质是非常重要的,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和关键,而附加值,是让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好的关注好企业的本质,就能够获得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更好的在本质上嫁接文化的附加值,就能够让企业得以快速的发展。
读罢这篇文章,感觉正好与近期考虑的一些问题不谋而合。发表感想如下:
1. 前面几篇博文中,我多次谈到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关系的问题,这篇文章给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恰当的案例。开饭店首先是卖物质(饭菜)的,其次可以“卖”文化。而且,“卖”文化也得融合进你所卖的物质当中。如果人家连在你这里吃东西都吃不好,谁会欣赏你的文化?! 如果你说,饭菜并不重要,我主要是传播文化的,那你不就变成思想政治工作者了?花钱接受教育?一般人没有这个雅兴啊! 人家要学文化、要想思想进步,干脆去文化馆得了,或者去找大师也行啊。所以,怎样让你的文化与你出卖的物质和出卖物质的过程结合在一起、怎样让人家先品尝到美食再感叹你的服务文化,才是正理!
2.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一大批人对于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没有正确的想法。很多人认为,出了手册、编了书、设计了标识、理念上了墙、培训了一通、考试了一遍,就算是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俺们就变成有文化的企业了。殊不知,这样的东西只是企业文化之末! 要真正让文化发挥作用,必须将文化理念融入经营管理的过程。拿上面的例子说,你怎样让人家从你的菜品、服务、环境、交流等方面感受到你的“情缘”和“爱心”?如果光来看你的故事、听你的故事,能达到你预期的效果吗?如果文化不能融入经营管理过程,妄谈理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是在许多企业,文化的“文明之花”常常接出“野蛮之果”的原因了。
对朋友文章的附和
评论
3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