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出书


      近日从报上看到一则故事,说有一位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年轻的男作家。她衣着简朴,态度谦虚。男作家认为她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他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是的,先生。”“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吗?”“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男作家更加证明了自己的判断了。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我只写了一部。”男作家鄙夷地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飘》。”女作家平静地回答。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女作家的名字叫玛格利特·契尔,她的一生只写了一本小说。现在,人们都知道她的名字,但这则故事中那位自称出版过339本小说的作家的名字却已无从查考了。

      时下,在一些场合,经常有人介绍说:“这是某先生,已经出版好几本诗集了。”“这是某女士,已经出版好几本文集了。”被介绍出诗集、文集的先生、女士自然容光焕发,身价倍增,那神态和那位出过339本书的男作家差不多。

      写诗的出诗集,写文章的出文集,在一些文化人眼里,这就是“身份证”,而且也是评职称、进入高一级作家协会的敲门砖。仔细琢磨琢磨可也是,哪有诗人不出诗集的?哪有作家不出文集的?这些年出书的人太多。作者签名送给我的书,已经攒了几十本。当然,这些书全都是自费出版的。我间接认识一位中年女作者,虽然很喜欢写作,但多年来却一个字也未公开发表过。前不久,她花了两万多元,自费出版了一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我曾在大街的旧书摊上见过,因为是新书,很显眼。我拿起一本一看定价是20多元,摊主却说:“给两块钱就卖。”我说“给你一块行不?”摊主说:“你打开看看,里面有女作家照片,有亲笔签名,还有联系电话,就这些还不值一块钱?”我茫然,心里涌上一股无以言表的滋味。

      我也算是一个老业余作者了吧,写了20多年文章了,已公开发表过百万多字,可至今一本书也没出,我也不想出。万八千元出本书,我也不是出不起,担心的是书卖不出去。签上名熟人分一分,同事分一分,亲戚朋友给一本,然后都堆在家里,看着心里堵得慌。卖书号的定单也没少收过,相关部门也曾来函动员过,我都没动过心。我把写作看得不是很重,更没把出书太当回事。写作是我个人的爱好,就像有人爱打麻将,有人爱跳舞,有人爱唱歌一样,是不应该往“名利”上用劲的,要是仅仅为了出书、出名而投入那么大资本,那就失去意义了。

      很多文友催我出书,很多熟人见了面就问“什么时候出书”,对此我有我的看法。天下文章浩瀚如海,我写的那些东西如果说能有一点价值的话,只能属于个人爱好,个人陶醉,也就是“个人消费”,要说让别人当精神食粮来消费,那我是不敢企望的。特别是看过前面的那个故事后,我从中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一个人一辈子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是何等不易,而做好了它又是多么令人舒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