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暖带来塑料行业希望的曙光


  编者按:制造业向来是反映经济活动的“晴雨表”,而在过去几天,全球几大经济体先后发布的重要制造业指标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回暖迹象。过去几天,中国、印度以及欧洲均发布了制造业数据。其中,中国官方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4月份出现连续第五个月回升,而民间的PMI指数也迎来了九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

  全球经济前景显露上行希望

  美国在上周五发布了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报告显示,4月份美国ISM制造业活动指数亦大幅跳升至40.1的六个月高点。自去年12月触及新低以来,该指数已连续四个月上升。令投资人倍感鼓舞的还有美国不断出炉的利好数据, 3月份美国二手房签约销售指数大幅上涨3.2%,创下去年9月以来的最大单月增幅,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上升;3月份美国建筑开支在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之后转而增长0.3%,表现好于分析人士预期的下降1.5%。此外,美国的最优抵押贷款需求第一季度罕见上升,为2007年以来首见。刚刚发布的大大弱于预期的GDP报告,也可以从中找到正面的信息。尽管第一季度美国GDP降幅高达6.1%,远远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下滑5%,但令许多经济学家意外的是,个人消费支出在去年第四季度下滑4.3%后,第一季度意外增长2.2%。

  欧洲被认为是这轮危机中最可能拖全球后腿的一环,欧洲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份制造业活动继续萎缩,但降幅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4月PMI指数触及36.8的六个月高点,预示欧元区内主要经济体衰退最严重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经济回暖带来塑料行业希望的曙光

  由于中国LLDPE需求以薄膜为主,其中包装膜大概为70-75%,农膜需求大概为25-30%。经济数据好转预示着我国LLDPE需求好转。塑料制品业新订单指数高于平均,名列前茅;4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突破50%,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为首的9个行业则高于50%。下游需求的好转将进一步拉动LLDPE价格的走高。尽管目前是LLDPE需求的传统淡季,5月石化装置检修较多,上游石化限量销售,下游企业经过4月的低迷期库存消化后消费有望重新启动。价值中国百强专家罗百辉认为,PE多投向高成长性、技术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势行业,社保基金的投资可以引导社会资金向优势行业倾斜和集中,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提升国民的福利水平。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大力实施《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新形势下,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的机遇。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造成原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利润大幅缩水,但对于炼油工业却是重大的利好,对于乙烯及其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而言,下游产业受到冲击导致原料需求明显萎缩,从而使乙烯等产品原本的原材料降价利好,由于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而抵消。此外,全球经济放缓将给出口依存度高的无机盐、染料、农药、轮胎、胶鞋和橡胶制品行业带来明显压力。在经济下行期,国际能源供需矛盾趋缓,原油和天然胶、原盐、硫黄等资源性产品价格走低,使下游化工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企业经营有望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下降也使原油进口成本降低,有利于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对于能源的需求。目前,全行业的集约化程度正在提高,大中型企业逐渐成为中上游产业的发展主体;化工园区的配套建设更趋于完善,逐步成为各地区化工建设的主要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地进入石油化工领域,并有望进入中上游产业如炼油、乙烯、芳烃和PTA、新型煤化工等,原油及成品油的进出口和仓储业务也成为投资热点。这样的形势,为产业及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从需求看,塑料材质成为化妆品包装宠儿。在重视包装的化妆品市场,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塑料因为其坚固耐久、轻便简洁而被广泛使用,市场份额也随之与日俱增;另外,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食品塑料包装行业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许多的挑战与困难,面对需求的下降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单纯的价格竞争已经无法让企业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式下生存下去,包装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创新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目前,中国食品包装市场高度分散,众多小型企业甚至作坊式工厂凭借廉价劳动力生产销售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的塑料包装产品,这些企业将不可避免的被逐步淘汰,而大型包装企业借助优良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将会在这个冬天顽强的生存下去,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扩大。行业整合将是经济危机影响下的又一大市场发展趋势。

  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900万~2100万吨,自给率达到63%~67%。“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更多的世界级规模的炼油-乙烯-芳烃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延长产业链、采用新技术和多品种方案等将成为主流选择。另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的建设将是行业发展的主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一体化石化装置的建设和改造,将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机原料的生产规模将扩大,新技术的应用将增加,科技创新将取得明显成果;眼下供应缺口较大的苯乙烯单体、ABS树脂、PTA和乙二醇等产品的产能将有所增加;特种合成橡胶的发展将取得较大突破;塑料改性和塑料合金产业将再上新台阶。随着《振兴石化行业规划细则》的出台,芳烃、聚氨酯及下游相关行业迎来发展机遇。